山西晋中市祁县来远镇石佛窑村贾氏源流
p classql-block山西晋中市祁县来远镇石佛窑村贾氏源流/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 rgb(51, 51, 51); 石佛窑村位于祁县西南方向麓台山半山腰,是祁县来远镇北关村所辖的一个自然村。因村下面山崖底有一石刻的千佛洞,而村里人居住的大部分是窑洞,故而起名为石佛窑。/span/pp classql-block span stylecolor: rgb(51, 51, 51);村中大都分是贾姓,有130余口人。大清同治元年修有族谱。据民国八年《贾氏族谱》记载:迁此有四种说法,一与众多姓氏一样,从洪洞大槐树迁居于此;二是从平遥县贾家庄迁居于此;三是由平遥县南依涧迁居于此;四是由来远镇东鱼沟贾家河底迁居于此。具体哪种说法比较准确,已不得而知,同样迁移时间也不得而知。现已传十余世,到“安”字辈。字派为:明永天正兆,万发德子安,富贵荣邦国,世书学圣贤。从四世祖贾大值的六个儿子始,石佛窑贾氏分了六门。/span/pp classql-block span stylecolor: rgb(51, 51, 51);几百年来贾氏族人虽然没有出过达官贵人,但个个骨子里天生就有做生意的基因,再加上村里土地贫瘠,仅靠种地难以养家糊口。为了生计,贾氏族人也和众多晋商一样背井离乡,在全国各地做生意,尽管不能和乔家、渠家等晋商代表相提并论,但也有一部分人生意做的红红火火,也衣锦还乡在老家石佛窑修建了体面的而又阔绰的宅院。/span/pp classql-block span stylecolor: rgb(51, 51, 51);石佛窑村还是当地十里八乡有名的戏曲村,村里上至耄耋老人,下至少不更事的孩童,人人都可以来一段晋剧或祁太秧歌。特别是秧歌在祁县、平遥、武乡、沁县等地还小有名气。每年的农历八月初二麓台庙会,几乎所有演出的节目都有村里人参与。据说有的老人因一辈子酷爱戏曲,在蕞后病入膏肓时还一再叮嘱儿女,等他百年后一定要把他穿过的行头、用过的乐器、剧本、乐谱等作为他的陪葬品,由此可见石佛窑这个小山村,虽然人口不多,交通不便,但是文化底蕴很深厚。/span/pp classql-block span stylecolor: rgb(51, 51, 51);随着社会的快速发展,村里的人都已迁移他乡,在异乡打拼出了属于自己的一片新天地。而今村里仅剩一对老夫妻,还在坚守着贾氏祖先留下的基业,不肯离开。近年来祁县县政府设立了“祁县麓台山、紫金山旅游开发项目”,北关村到石佛窑的旅游公路已经基本成型,待完全修建完成后,这片土地将不再与世隔绝,沉寂了几十年的石佛窑村,或许在这股春风的带动下会有新的发展机遇。/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 rgb(51, 51, 51); /span(录自:《蕞美祁县》2018年7月)/p
版权声明:本文由晋中厂房网发布,如需转载请注明出处。部份内容收集于网络,如有不妥之处请联系我们删除 400-0123-021 或 1339121979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