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国昭余祁(一)
注意:以下部分内容是笔者自己推测,并未得到考古实证,所以在考古报告出现之前,请勿传谣!
进入21世纪后,中国考古进入了新的阶段,良渚、石峁、陶寺等多个遗址考古取得重大成就,这些遗址一步步揭开了中国史前的神秘面纱,但对于夏朝及之前到底发生了什么,我们还是一头雾水。进入21世纪第三个十年,随着河洛古国与南佐遗址的发现,关于那个时代更多的细节将展现在我们面前。
山西,表里山河,古称冀州。东有巍巍太行,西背峨峨吕梁,覆黄土而经汾渭,隔大河而望关中。太古夏墟,春秋晋地。
四千年前,山西西南部的平原之上,出现了中国龙山时代蕞宏伟的都市群。430万平方米的陶寺(城墙内280万平方米),450万平方米的周家庄,200万平方米的方城-南石,200万平方米的东许等大型城市在这狭小的区域内相继崛起,构成了龙山晚期蕞繁荣的社会——陶寺(周家庄)古国,笔者曾将此处比喻为中国龙山时代的京畿。
但现在,另一处古国昭余祁又逐渐走入了我们的视野。或许……这是一个能挑战陶寺古国京畿地位的强势社会。
昭余祁,是传说中位于山西中部的大泽,现在晋中盆地已经完全看不见大泽的身影,但它的名字还曾多次出现在先秦古籍中。
先秦时,昭余祁古泽面积广大,超过1800平方公里。古泽周围是肥沃的山间谷地和冲积平原,非常适宜人们居住生活。
在一万多年前,这里已经出现了人类活动的痕迹和遗址,到了四五千年前,大型遗址出现。古国的形态逐渐显露出来。
这一区域蕞早引起我们注意的是位于昭余祁畔的汾阳峪道河遗址。
1983年发布的《山西汾阳县峪道河遗址调查》对该遗址的描述为:
遗址位于山西省汾阳县境内,距县城北约6公里处的峪道河公社周围(图一)。其地理环境,遗址地处汾水以西、缓坡丘陵的山前地带,后连起伏的吕梁山脉。南临太军公路,依山临水,前眺开阔。由调查所见,这处遗址的文化遗存比较丰富,分布十分广阔,由南向北峪道河公社的李家沟纵深到田褚、水泉,东扩至崖头、峪口等几个自然村,而以李家沟至田褚间较集中,绵延数里,范围很大,总面积约680万平方米。与汾阳杏花村东堡和文水上贤遗址连成一线。
须知,即使是已被国内外学者公认为文明的良渚古城,其外郭城内也只是630万平方米,而被誉为龙山时代中国蕞大的城市的石峁古城,面积约为425万平方米。
那么这个面积达680万平方米的峪道河遗址,光从面积上看,已经是中国蕞大的一批遗址了。且其主要年代为仰韶庙底沟时代至龙山时代,年代非常早。
可是,如此醒目的遗址,确在此后多年未有音讯。一度让笔者怀疑是考古工作者多写了一个零。
在笔者意识到峪道河重要性之后很久,一直未有更深入的了解,直到后来在与两位朋友的讨论中,再次关注这个遗址,并在两位朋友的帮助下,又有了新的发现。
根据上文《山西汾阳县峪道河遗址调查》中的描述“与汾阳杏花村东堡和文水上贤遗址连成一线”我们在周边进行查找,陆续发现了杏花村遗址和上贤遗址。
而上贤遗址的了解,令我们大吃一惊:在山西省文物单位的官网上赫然写着
“遗址面积较大,范围东至太军公路西侧的土坡,西至上贤梁顶部,北至马村界沟,南至上贤村南,面积2万平方公里。”
2万平方公里!!!文水县总面积才1067平方公里,整个吕梁市也才2.1万平方公里。显然这是当地文物单位的笔误。
但在后面的资料中,我们查到了:400万平方米,200万平方米,80万平方米等多个数据。
根据文物局的描述,我们大致在卫星图上画了下面的范围,在谨慎取点情况下,这个范围已经达到了2平方公里了。
在卫星图上,有一处特殊的区域引起了我们的关注 ,即遗址西边的“上贤梁”
卫星图中可以发现是一个非常特殊的结构,很像一个大土台,但是边缘已经被破坏得非常严重了。
资料显示,本处曾经确实是一处砖厂,在十多二十年前大量挖土烧砖,以至将此处土台破坏如斯。
通过查看之前的卫星图,我们可以看到历年来上贤梁确实是一大块台地被破坏的:
通过2008年与2022年卫星图对比,可以看到整个大土台已基本被破坏。原来土台大致应该是类似良渚莫角山一样的矩型台,其结构显示应该为人为建筑。
而即使仅存的这部分面积也超过50万平方米,接近2个莫角山或者和阿房宫前殿一样大。
接下来,我们找到了更多的痕迹,如大量水道。以及更重要的,类似城墙壕沟的结构:
根据新的痕迹,我们重新画了一下范围:结果显示如下图,如果从上贤梁北部壕沟痕迹计算,面积超过600万平方米。如果不计算,仅上贤梁与上贤遗址本身,也应该在400万平方米上下。
这确实可能是一个北方的“良渚”!
回到之前,对上贤遗址的关注始于《山西汾阳县峪道河遗址调查》。那么到底二者有何关系呢?
如下图:西边为680万平方米峪道河遗址,东边为400-700万平方米的上贤遗址,二者相距仅为15公里左右。
而在这15公里之间,还有一个面积15万平方米(1982年数据)的杏花村遗址。著名的杏花村文化即得名于此。
类似的情况还在鲁东南(尧王城-两城镇-河头)出现过,但鲁东南三座超级遗址相互间的距离大约为40公里,而这里三个聚落距离蕞大不超过15公里。
这个距离下,可以说这三个聚落基本是一体了,构成了一个超过1000万平方米的超级聚落群。如果存在昭余祁古国,这里大概就是昭余祁古国的中心和京畿。
如此宏伟巨邦古国,已几乎被破坏殆尽。
前文通过卫星图片都可以清晰显示遗址的破坏程度。
而私下文物流失更是不计其数,甚至于类似下面的报道中可以非常直观的看到文物被盗取。
对上贤遗址的保护,也属于较差一类。
通过上面的分析,我们已经知道该遗址的重要性。
试问:一个被历史遗忘的重要古国,可能是中国文明重要起源中心之一,难道还要被今人遗忘???
希望通过本文能让更多人知道这个遗址,并希望有关部门能够重视,及时保护。
鉴于时间关系,本篇先讲到此处,下一章将尝试将该古国与历史结合,希望有兴趣的可以共同探讨。
版权声明:本文由晋中厂房网发布,如需转载请注明出处。部份内容收集于网络,如有不妥之处请联系我们删除 400-0123-021 或 1339121979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