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筑巢引凤”聚产业生物城高质量建设标准厂房
标准厂房建设是缩短项目落地周期,
成都天府国际生物城在抓好疫情防控的同时,
依托创新孵化-研发-中试-产业化一体的
大力推进标准厂房专业化设计建设,
按照生物产业特征和企业个性化需求,生物城通过专业化设计提高载体适用性,在经典厂房基础上融入生物产业特质,通过对不同细分领域企业需求特征进行研究,确定产业特征所对应的建筑层高、荷载要求、空间尺度等。
同时,根据生物医药行业特殊性,构建冷热电三联供综合能源以及国网双电源供电保障体系,提高供能可靠性和安全性,满足标准厂房入驻企业蒸汽、热水、冷水、电力等方面的综合能源需求;配备试剂超市、安全仓库等生物产业特色的专业配套“硬件设施”,引入第三方专业环保、安全服务单位,助力高品质科创空间打造成型。
针对企业初创成长至中试放大阶段,其薄弱经济与重资产投入之间的矛盾,生物城专题研究并实施多样化的标准厂房开发建设方案,以提高企业选择性和灵活性,缩短项目落地周期。
根据初创型或微小企业资金薄弱的特点,开发建设可租赁型的标准厂房,提供企业孵化场所。
针对具有一定经济实力的成长性企业,满足其资产购入需求,在传统标准厂房基础上融入生物产业特质,开发建设普适化+可变式的标准化厂房,充分满足企业对标准厂房分割转让的需求。
在项目招引环节,即针对重大项目的特定需求,由平台企业依据企业定制开展方案设计,提供从设计、拿地、建设、移交等全过程的代建代办服务,将专业的事交给专业的人做。
生物城经过四年实践,持续推动设计理念更新实施,标准厂房也经历了从1.0版本到3.0版本的迭代升级,主要表现为“两个增强”:一方面是空间功能复合率增强,另一方面是“以人为本,先人后产”的理念增强。
主要特点为采用四种标准模块多样化组合模式,以满足功能需求为主;
通过创新街区、街道一体化设计等高品质科创空间设计理念,打造集生产、生活、生态于一体的创新成果产业化基地;
在模块化及高品质科创空间理念基础上,创新性引入“生命绿谷”概念,巧妙融入楼层绿心、空中花园、森林墙面等绿色景观形态,面向中央景观带的建筑立面打造丰富的垂直绿化,增加彰显生物产业特色的文化符号,形成文化标识,营造绿色、环保、文化的人文生态场景。
截至目前,成都天府国际生物城标准厂房建设总面积约73.6万㎡,招商率超过80%。
作为全区主导产业之一,近年来成都高新区生物产业发展迅速,在全国生物医药产业园区综合排名中位居头部梯队。前三季度,成都高新区规上生物制造业总产值增长14.2%。
目前,成都天府国际生物城已聚集了赛诺菲、吉利德、美敦力、阿斯利康、赛默飞、艾尔建、波士顿科学等医药企业3000余家,吸引7个诺奖团队和100余个国家级团队,上市及过会企业10家,处于临床研究阶段的一类新药品种48个。
今年前三季度,全区规上生物制造业总产值增长14.2%,规上生物技术研发、生物检验类重点企业营收增长超过30%。
原标题:《“筑巢引凤”聚产业,生物城高质量建设标准厂房》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沪B2-2017116
版权声明:本文由晋中厂房网发布,如需转载请注明出处。部份内容收集于网络,如有不妥之处请联系我们删除 400-0123-021 或 1339121979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