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西省晋中市祁县
昭馀镇地处祁县县城,是典型的城郊型和城中村乡镇。属于以二、三产业为主导经济的乡镇,是祁县经济比较发达的乡镇之一。 2021年,祁县撤销西六支乡,整…[详细]
东观镇位于晋中市祁县县城东部,距祁县县城11公里,是祁县东部地区政治、经济、文化、贸易中心,辖36个村,总面积108.6平方公里,总人口5.27万人,…[详细]
祁县辖镇。1958年设古县公社,1984年建镇。位于县境中南部,距县府7公里。太洛公路过境。辖上古县、下古县、引先、郜北、洛阳、梁村、王贤、元台沟、涧…[详细]
素有川陕通衢之称的贾令镇,位距祁县城北八公里,北邻太原市清徐县,西接文水县,东南直通山西主干道大运一级公路。全镇辖管17个行政村,拥有人口2.6万,耕…[详细]
城赵镇地处三晋腹地,为古三晋赵国名城,春秋时赵国开国诸侯赵襄子建赵城于此,后演变为现名。 城赵历史悠久、文化灿烂、名人辈出,春秋时与祁奚有仇…[详细]
来远镇位于县境东南部。东靠太谷县、榆社县,南接武乡县,西连平遥县,国道208公路由北往南纵贯镇境,是晋中通往长治的咽喉要道。全镇面积275平方公里,耕…[详细]
峪口乡地处祁县东南部,距县城20公里,属丘陵山区,全乡辖14个行政村,38个自然村,3398户,11157人,国土面积129平方公里,耕地面积1522…[详细]
祁县昌源城区管委会位于县城东北会善村,属于城郊结合部,成立于2009年7月,辖1个行政村,2个社区,(会善村、昌源路社区、东风路社区)。辖区内共有54…[详细]
一、城区基本情况 丹枫阁原址在祁县城内,是祁县人戴廷栻于清顺治17年(公元1660年)建造的一座“海内闻名”的楼阁。丹枫管委会由此得名。丹枫…[详细]
麓台城区社区管理委员会,成立于2009年7月,办公地点位于虹桥路(城南村委会)。辖城南村、西大街社区、新建南路社区一村两社区,具体位置为新建南路以西、…[详细]
地名由来:祁县因古有“昭余祁泽薮”得名。春秋时属晋,晋平公二年将祁地赐给代夫祁奚作食邑。战国时祁地属赵。西汉设置祁县。新莽时,祁县一度改称示县。东汉复祁县名。北齐天宝七年废祁县。隋开皇十年重置祁县,属并州。唐武德三年于太谷县置太州,祁县属太州。六年废太州,仍属并州,宋属太原府。金改称祈县,属并州。元仍名祁县,属太原路。
2022年12月,祁县被命名为2021年度山西省省级平安县(市、区)。
2021年12月,农业农村部认定祁县为全国第六批率先基本实现主要农作物生产全程机械化示范县(市、区)。
2021年8月,祁县被命名为2020年度山西省省级平安县(市、区)。
2021年7月,水利部公布祁县为第四批节水型社会建设达标县(区)。
2021年5月,根据第七次全国人口普查结果,祁县人口数量为25.45万人,位列晋中市各县市区人口数量排行榜第5位,位列山西省各县市区人口数量排行榜第51位,位列全国各县市区人口数量排行榜第1964位。
2020年7月,全国爱卫会命名祁县为2017-2019周期国家卫生乡镇(县城)。
2019年3月,祁县列入头部批革命文物保护利用片区分县名单(晋冀豫片区)。
祁县位于山西省中部,太岳山北麓,太原盆地南部,汾河东岸。东与太谷县相邻,西与平遥县接壤,南与武乡县交界,北与清徐县毗连,东南与榆社县峰峦相依,西北与文水县隔河相望。隶属于山西省晋中市。因古时有昭馀祁泽薮而得名。全县辖6镇2乡(昭余镇、东观镇、古县镇、贾令镇、城赵镇、来远镇、西六支乡、峪口乡),160个村民委员会,289个自然村。境域面积854平方公里。2004年人口26.1万人。-
地理坐标介于东经112°125-112°396,北纬37°45-37°286之间。平面轮廓呈东南至西北长条状。县城位于县境西北部,距山西省会太原市67公里。
地势由东南渐向西北倾斜。从山地、丘陵逐渐过渡到平原。三类地区各占总面积的46.6%、12.4%、41%。山川秀丽,景色万千。山地峰峦重叠,沟壑交错,表层为土石结构,大部分为灌木覆盖,宜林适牧。丘陵地区表层为厚层黄土覆盖,粮丰林茂。平川地区地势平坦,土壤肥沃,水源充足,为主要产粮区。全县土地面积854平方公里。
祁县属温暖带大陆性气候。四季变化分明,春季干旱多风,夏季湿热多雨,秋季晴朗,日照充足,冬季寒冷少雪。年平均气温9.9°C,年平均日照时数2675小时,年平均降水量441.8毫米,无霜期171.2天。往往会出现不同程度的旱、涝、风、雹、霜等自然灾害,以干旱现象蕞为普遍。
河流属汾河水系。共有汾河、昌源河、滹溪河、乌马河、阎灿河、王贤河等大小6条季节性河流。多年平均地面水径流量7037.6万立方米。地下水资源总量为8943.7万立方米,允许开采量为6597.4万立方米。
祁县地当通衢,历来是山西省交通枢纽之一。古时有两条驿路通过。一条是秦陇等地北上必经之路,另一条是由晋中通往晋东南的孔道。子洪口,东有板山,西有白寺岭,海拔均在1100以上,沟宽500米,长20公里,双峰对峙,形成天然关隘,是进出上党之门户,历来为兵家必争之地。现今,交通更加方便。南同蒲铁路东西向横贯县境,长20公里,设祁县、东观2个车站。祁临高速、国道108线线及大运公路纵横贯穿县境,乡村公路网络交叉。县境内公路通车里程204公里。
祁县为国家历史文化名城之一,其历史可以追溯到新石器时代。对梁村古文化遗址考证证明,早在距今五千年以前的母系氏族公社时期,先民们就在祁县这块土地上繁衍生息。
祁县人杰地灵,历代名人辈出。春秋晋祁黄羊“外举不避仇,内举不避亲”,至今仍被奉为以国家利益为重,不计个人恩怨的楷模。王允、温峤、温大雅、王珪、王维、温庭筠,王溥、罗贯中、戴廷栻、渠本翘等历史人物,在全国都有较大影响,对人类社会进步,对物质精神文明的发展,起了不可忽视的作用。中-员、抗日民族英雄武克鲁英勇善战功勋卓著,令日军闻风丧胆。新中国成立后,劳动人民当家作主,英雄有了用武之地,昭馀儿女雄姿英发,涌现出一代风流人物。有党政军高级干部,有科技界专家学者,有文化界名流,更有各条战线的劳动模范和先进工作者,为我国的社会主义建设事业创造了辉煌的业绩。
祁县素以文风著称,历来注重教育。创办于金代大定年间的学宫及后建之昭馀书院,至今遗址犹存。1905年,渠本翘首倡创办祁县中学校,是山西省蕞早的县办中学之一。1909年,孟步云力排众议,创办女子小学,开女子教育之先河。尊师重教相习成风,藏书、出版亦很可观。祁县图书馆现有藏书11.7万册,其中古籍图书5.03万册,善本图书3万余册,数量之多,版本之精,为县级图书馆少有。宋版书《昌黎先生集考异》系海内孤本,被誉为“国宝”。祁县文物管理所馆藏文物达4600多件,其中古字画1000多件。历代名家如南宋管道升、明唐寅、仇英、蓝瑛、董其昌、清傅山、何绍基、钱载等人的真迹,均有所藏。
祁县为晋剧主要发祥地。同治七年(1868)创办的上下梨园,是较早的晋剧班社。张庄的荣升班也培养了众多的晋剧艺徒。晋剧爱好者们还组织了许多技艺很高的票庄社。对晋剧的形成和发展起了积极的推动作用。祁县又是祁太秧歌的发源地之一,为当时群众喜闻乐见的地方小戏曲,拥有剧目300多个。还派生出一个新的艺术品种--祁县武秧歌,表演方式以武打为主,采用传统武术套路,真刀-,具有独特风格。
祁县民居建筑,集实用、艺术于一体,实现了二者和谐的统一,具有鲜明的地方特色,被中央电视台列入《中国民居精华》系列片,已介绍到国外。祁县古城明风清韵,古色古香。全城共有古院落1000多所,明清建筑风格的房屋2万多间。民居代表作乔家大院和渠家大院,被誉为“双璧”。乔家大院占地8724平方米,建筑面积3870平方米,分6个大院,含20个小院。整个宅院呈双“喜”字型,不仅富有整体美,而且在局部建筑上又各具特色。电影《大红灯笼高高挂》和电视连续剧《乔家大院》的所有场景都在乔家大院拍摄,因而引起全世界的高度关注。
(812~870) “花间词派”鼻祖
·晋中市各县市区人口数量排行榜 (第5名)
·山西省各县市区人口数量排行榜 (第51名)
·全国各县市区人口数量排行榜 (第1964名)
·2019山西十大蕞美县城排行榜 (第8名)
·晋中市各县市区辖区面积排行榜 (第10名)
·2021年度山西省省级平安县(市、区)
·全国第六批率先基本实现主要农作物生产全程机械化示范县(市、区)
·2020年度山西省省级平安县(市、区)
·第四批节水型社会建设达标县(区)
·2017-2019周期国家卫生乡镇(县城)
·头部批革命文物保护利用片区分县名单
·2015年全国义务教育发展基本均衡县(市、区)
·第三批全国科普示范县(市、区)
·2021年晋中市部分乡镇街道调整方案
注:数据来自网络,仅供参考。欢迎纠错!
版权声明:本文由晋中厂房网发布,如需转载请注明出处。部份内容收集于网络,如有不妥之处请联系我们删除 400-0123-021 或 1339121979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