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贝壳苏州】《中国自然资源报》报道园区产业用地更新典型案例
原标题:【贝壳苏州】《中国自然资源报》报道园区产业用地更新典型案例
刊登《“腾笼换鸟” 旧厂房焕发新活力》一文
对园区产业用地更新的经验做法进行了报道
“工业用地节地模式先进典型案例”
近日,走进位于苏州工业园区苏虹西路9号的原虹光精密厂房,昔日灰蒙蒙的老旧厂屋不复存在,喧嚣热闹的车间重归寂静,取而代之的是空间规划合理、现代设计感十足、内部配套设施完善的高科技产业园。
据悉,原虹光精密厂房项目总建筑面积3.1万平方米,建筑距今已有20余年,载体大部分空闲,土地利用率仅40%,属于用而未尽的低效产业用地。为加强低效产业用地整治,2019年10月,苏州工业园区城市重建公司收购了项目资产,开展老旧厂房改造与闲置地块新建工作。
(园区原虹光精密厂房改造更新项目)
项目坚持“改造+新建”双管齐下,针对旧改区域,秉承“修旧如旧、整旧如新”理念,将原大盒子厂房结构打开,塑造开放、通透的内景中庭,同时优化厂房面积分割,满足新型高科技企业需求。经打造后,项目总建筑面积达9.2万平方米,容积率由原0.48提升至1.5,土地利用率提升200%,载体总量达到原体量的300%,全面实现空间盘活和产业升级。
在此基础上,项目引进了10家上市及拟上市企业,并与美新迪斯、鼎科等医疗器械和精密制造行业的头部企业签约。目前,新虹产业园年租金收入约4500万元,全面达产后年产值将超10亿元,亩均税收超100万元,吸纳超3000名高端人才。
“苏州工业园区积极探索工业用地集约高效利用新模式,通过综合整治旧工业区、处置闲置土地、‘腾笼换鸟’等措施,积极盘活存量土地,为实体经济发展提供支撑。”苏州工业园区规划建设委员会副处长徐天捷说。
近年来,江苏省持续推动工业用地集约高效利用,坚持向存量要空间,以质量求发展,以土地利用方式转变引领经济发展转型升级。2021年12月,江苏省政府办公厅出台了《关于进一步推进工业用地提质增效的意见》。提出了提高新上工业项目用地容积率低限、加强工业用地地下空间开发利用等8个方面措施,苏州市也迅速跟进,发布了促进工业用地提质增效的“苏州十条”。
随着一系列政策的出台和实施,越来越多类似的空闲低效工业用地项目启动更新改造,切实提高了土地利用效率,有力盘活了产业发展空间,持续推动产业升级,为经济高质量发展提供了动力。
来 源|中国自然资源报返回搜狐,查看更多
版权声明:本文由晋中厂房网发布,如需转载请注明出处。部份内容收集于网络,如有不妥之处请联系我们删除 400-0123-021 或 1339121979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