灵石县地合网-灵石县土地网土地流转地块出租转让农村土地租赁承包网络平台
灵石县位于山西省中部,晋中盆地南端,距省会太原市150公里,北临介休市,南接霍州,东靠沁源,西连交口、孝义,有“燕冀之御、秦蜀之经”之称。全县总面积1206平方公里,东西宽53.5公里,南北长39公里。总人口26.1万人(2011年),辖6镇6乡291个行政村,13个居委会。境内群山起伏,沟壑纵横,大运公路、南同蒲铁路沿汾河并行而下,是山西南北交通运输之要冲。灵石也是山西省重要的能源化工基地,中国蕞具投资潜力和特色魅力城市之一。
全县现有耕地 38.24万亩,主要粮食作物有小麦、玉米、谷子、豆类、高粱等。经济作物有油料、蔬菜等。森林覆盖面积为27.5万亩。境内矿藏丰富,以煤炭的蕴藏量蕞多,达97亿吨。此外,石膏、建筑材料、铁、硫磺等地下资源也很丰富。工业有煤炭、硫磺、石膏、水泥、铁、陶瓷、棉织、麻纺、农机、化肥、印刷等。
2010年,全县生产总值达到127亿元,保持年均14%的增长速度;人均地区生产总值达到51431元,达到全省领先水平;五年固定资产投资完成178亿元;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25亿元,年均增长10%;外贸进出口额达到2200万美元,年均增长15%;外来直接投资(境外、市外)达到5000万美元,年均增长38%;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达到40亿元,年均增长19.4%;第三产业增加值占GDP比重达到35%左右;财政总收入超过20亿元,年均增长14%;粮食总产量稳定在5000万公斤左右。
2011年,面对复杂多变的国际国内经济形势,灵石县委常委会着眼于确保 “十二五”取得良好开局,始终坚持把发展作为头部要务,紧紧围绕年初确定的各项目标任务,抓住被确定为全省综改试点县和扩权强县试点县的重大机遇,全县经济社会发展继续保持了良好发展势态,主要经济指标均实现了两位数以上增长。全年地区生产总值完成160.5亿元,增长17.5%;财政总收入完成31.22亿元,增长15.6%,绝对额是全市头部、全省第八;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完成106.8亿元,增长32.42%;固定资产投资 完 成 89.7亿 元 , 增 长23.34%;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完 成 40.03亿 元 , 增 长17.35%;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达到22259.9元,增长13.14%;农民人均纯收入达到9100元,增长20.32%;民生事业投入3.7亿元;全年共接待海内外游客245万人次,旅游综合收入达到19.4亿,创历史蕞好水平。
该县把核桃作为“一县一业”的主攻产业,创新投入渠道,吨煤提取10元
的矿山环境恢复治理保证金中,一部分用于保障核桃林地栽植,并不断引进深核桃的加工、物流、营销体系建设。2011年全县核桃总面积达到24万亩,年产量达到1000万公斤,带动农民人均增收1200元以上,被中国经济林协会命名为“中国核桃之乡”;同时兼顾发展规模健康养殖和设施蔬菜,全县规模养殖大户发展到214户,实施了4000亩设施蔬菜示范园建设,进一步拓宽了农民增收渠道。
经过多年的发展,灵石县初步形成了以煤焦、化工、冶金、建材、电力为主的五大骨干产业,为山西省重点发展的八大焦化基地和五大甲醇联产中心,工业经济占全县国民经济比重达到80%。到2010年,全县形成了2100万吨原煤、1500万吨精煤、900万吨焦炭、50万吨甲醇、30万吨焦油加工、20万吨冶金产品、25万吨碳块、200万吨水泥、30万吨石膏建材、100万KW电力装机容量的生产规模。
勤劳勇敢的灵石人民抢抓机遇,奋力拼搏,艰苦创业,使全县经济步入了快速健康发展的阶段。十二五期间,灵石人民在县委、政府的领导下,奋力实施“民营兴企、科教兴县、龙头带动、可持续发展”四大战略,全力巩固提升传统产业,大力发展非煤高新技术,扎实推进绿色产业,延伸拓展文化旅游产业,正以百倍的热情和争创一流的精神谱写灵石经济发展的新篇章。
版权声明:本文由晋中厂房网发布,如需转载请注明出处。部份内容收集于网络,如有不妥之处请联系我们删除 400-0123-021 或 1339121979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