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动强省会开启新征程】乌当区国药西部医疗产业园:构建大健康产业集群全链产值超80亿元
运输车辆来来往往,机械轰鸣不断。2月22日,在贵阳市乌当区国药西部医疗产业园项目建设现场,工人们正抢工期、赶进度,一片繁忙景象。
“目前所在的是产业园医疗器械与医药生产基地(D地块),建筑面积为10万平方米,去年9月开始动工建设,所建标准厂房为7栋,目前所有厂房基础、地梁已全部完成,两栋厂房主体封顶,预计今年5月全部完工封顶。”贵州建工集团有限公司项目经理黄林军告诉记者。
据介绍,国药西部医疗产业园项目占地约500亩,分两期建设,主要围绕医疗器械生产制造、医药产品生产制造和医药产品流通服务三大环节开展运营。建设完成后,2025年生产基地预计产值30亿元以上,上缴税收1.8亿元;中国医疗器械贵州总部基地实现销售收入50亿元,上缴税收0.9亿元。
其中,生产制造基地位于云锦标准化厂房内,建筑面积约40万平方米,项目总投资50亿元,分为ABCDE五个地块建设,主要包括医疗器械生产制造、医药产品生产制造,打造行业头部企业生产基地、本土企业集聚基地、创新企业孵化基地、医疗器械代工园区等。
在项目相隔不到800米的乌当区智汇云锦孵化基地内,中国医疗器械贵州总部基地也在加紧装修相关办公配套设施,作为中国医疗器械贵州有限公司的运营服务平台,建筑面积为1.4万平方米,主要包括中国医疗器械贵州总部以及全国领先的第三方影像中心检验中心、血透中心等。
“预计下个月可移交8000平方米的场地给企业,剩下的预计年内交付。”在中国医疗器械贵州总部基地项目现场,乌当经开区招商局局长吴捷说,自去年6月该项目正式落户园区以来,乌当区紧紧围绕项目进行专项精准对接,加大协调服务力度,统筹要素资源保障,及时协调制约项目落地问题,成立招商引资联动专班,当好企业“保姆”,做好项目“秘书”,擦亮“贵人服务”。
为加快园区产业集群,在项目启动的同时,中国医疗器械贵州有限公司也同步启动招商引资工作。
“目前已有21户企业签订了入园意向协议,这为园区接下来的招商工作奠定了扎实基础。”吴捷告诉记者,2023年园区拟对接工业型企业30户,贸易型企业40户,力争实现制造型企业落地3户,产值达0.5亿元;贸易型企业落地10户以上,贸易额达10亿元以上。
国药集团是由国务院国资委直接管理的中央企业,旗下拥有1600余家子公司和7家上市公司,2021年营业收入超7000亿元,位列世界500强第80位,全球制药企业第1位。
中国医疗器械贵州有限公司隶属于中国医药集团有限公司,是中国医疗器械有限公司在贵州省的省级平台,以直销、分销、集中配送、GPO采购、医疗服务中心的业务模式,为贵州省内的众多医疗机构提供产品和服务,是目前贵州省内年销售额蕞大、产品线覆盖蕞广、专业技术蕞强的医疗器械企业。
乌当区作为贵州省大健康产业引领示范区,主导产业健康医药产值占全市三分之一、全省五分之一,医药产业集群度高、相关资源禀赋良好。
在中国医疗器械贵州有限公司投资总监梁修琦看来,项目落户乌当区,将有利于乌当区推进医疗大健康产业“横向耦合、纵向延伸、循环链接”,进一步实现产业聚集,构建医疗大健康产业集群,实现规模效益与集群优势。
总部基地位于乌当区智汇云锦孵化基地
“公司对贵州省医疗大健康产业发展前景充满信心。”梁修琦说,“十四五”期间,公司将积极布局全省市场,实现全省9个市(州)以及三甲医院、重点医院全覆盖,同时积极拓展集中带量采购、FLI+及SPD项目,带动乌当区医药行业产业链发展,有力促进乌当区健康医药产业发展壮大。
接下来,中国医疗器械贵州有限公司致力于将西部医疗产业园打造成为国内一流的医疗器械及生物制药生产基地,重点围绕医疗器械生产制造(包括医疗设备、医用耗材、诊断试剂等)、医药生产制造(包括生物制药、中药饮片、生物材料细胞等),医药产品流通服务(包括智慧信息化平台、药械产品物流、集中配送等)三大板块进行招商,吸引产业链上下游企业入驻园区共同发展。
原标题:《【推动强省会 开启新征程 】乌当区国药西部医疗产业园:构建大健康产业集群 全链产值超80亿元》
本文为澎湃号作者或机构在澎湃新闻上传并发布,仅代表该作者或机构观点,不代表澎湃新闻的观点或立场,澎湃新闻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申请澎湃号请用电脑访问。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沪B2-2017116
版权声明:本文由晋中厂房网发布,如需转载请注明出处。部份内容收集于网络,如有不妥之处请联系我们删除 400-0123-021 或 1339121979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