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晋中产业信息 > 正文内容

松烟镇雷庄村“跑莲灯”入选《省级非遗项目名单》!

admin4个月前 (09-29)晋中产业信息7

  原标题:松烟镇雷庄村“跑莲灯”入选《省级非遗项目名单》!

  榆次城西铁棍流传于榆次张庆乡。张庆素有“晋中粮仓”之称,一马平川,土肥水美,张庆乡有“舞龙灯,斗火龙,铁棍抬到晋阳城”的俗语。张庆乡每年至少有20多根铁棍全新亮相,有代表性的是张庆村、永康村以及大张义、北胡乔、怀仁等10多个村的铁棍,与清徐、北格、小店等遥相呼应,连成一片。

  古时,铁棍主要用于敬神、祈福、喜庆丰年。以张庆村为代表的城西铁棍于古寺庙兴盛时形成,每逢农历七月十五观音寺古庙会,张庆村9个土地社要欢聚一堂,高架铁棍闹社火,拜观音,以求风调雨顺。现在全村按居住点分为8社,每社要抬1根铁棍到古庙神像前表演,这是一次盛大的农民艺术展示活动。当年赛社活动的主场所——观音寺如今只剩下后殿的一点残存房架,但张庆村每逢庙会和节庆,都会组织抬铁棍等民间艺术活动,推动了地方文化的传承发展。

  铁棍由底座、铁架、故事人物和抬棍者四部分组成。抬杆和底座用榆木制作而成。左右两根抬杆各4米长,前后抬杆各1米长。底座上配有山水、楼阁、花卉等各种背景。底座上的铁架用于固定扮演不同戏剧角色人物的儿童。铁架的制作要求较高,不仅要美观奇特,更要牢固,因为演出时儿童要在3米的高处站立、摆动。有的铁架子还能转动,架上表演者可向四方旋转。

  近百年来,城西铁棍制作的能工巧匠有清末天禄先生,民国郭宝泰,解放后的杨二小、孙来虎、许成友、当代的许广福、任仁义、郭金虎等人,城西铁棍在他们手上传承发展,形成鲜明特色:一是架大棍沉,稳重大气;二是转向灵活,操控自如;三是造型漂亮,装饰美观。蕞重要的是还发明了机械铁棍,假人抬假人,行走自如,恍如鬼使神差,是张庆铁棍一绝。

  一根城西铁棍表演通常有20余人参加,以3人棍(铁棍上有三个舞者)为例,抬棍8人,压扶棍6人,支棍4人,喊号人加舞者,同气相生,十分壮观。如果是4人棍且架重棍沉,人数要翻倍。上铁棍的儿童多为十二三岁的女孩,装扮为长裙水袖的古代戏剧人物。在过去,上铁棍的女孩名声远扬,能招来不少门当户对的提亲者。城西铁棍以拍三官锣鼓点和喜庆八音作为伴奏,抬压铁棍者喊着响亮的号子,和铁棍架上的舞者们踩着鼓点一起前行。铁棍表演内容多取材传统戏剧。一男一女的2人棍,如《西厢记》中的张生和崔莺莺,或扮两位小姐;二女一男的3人棍,如《白蛇传》中的白蛇、小青和许仙;4人棍则取材于巾帼故事,如《杨门女将》 等。

  近年,张庆乡加大了对城西铁棍的保护力度,设立城西铁棍传习基地,2009年,张庆乡被文化部命名为中国民间艺术之乡。

  2011年6月,城西铁棍被列为第三批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

  寿阳竹马流传于寿阳县“武术之乡”平头镇郭家沟村一带,它起源于明清,集高跷、竹马、武打于一身,蕞初用于祈雨,与爱社同属祭祀性舞蹈。一般用竹皮或者竹蔑扎起骨架,外面用纸裱糊,再经彩绘制作而成。竹马分为前后两半,系于表演者的腰部,使表演者如骑马状。表演时,演员面部化戏妆,身着五彩戏服,脚踩半截高跷,腰挎竹制马架,在鼓、锣、镲等乐器或急促或舒缓的伴奏下,马蹄铿锵,铃铛作响,马鞭飞旋,你来我往。

  寿阳竹马起初表现的是关公和周仓的打斗场面,后加入 《三英战吕布》《斩颜良》《虎牢关》等三国戏,竹马表演的角色大多为武将。清代以后,受地方戏曲影响,竹马人物逐渐向戏剧化转变。寿阳民间现存的竹马演出剧本有《唐朝八大将》《幽州降香》等,演唱曲调有《山坡羊》《马腔》等,近似山歌调,半说半唱,以说为主。

  寿阳竹马的独特之处在于,既有高跷的魁伟高大,又有竹马的彩饰造型,所以又称寿阳大竹马,不仅有人们熟知的戏剧人物故事内容,也有刀***剑戟激烈拼杀的表演形式。演员通过步伐和队列的变换,用“上坡前倾”“下坡后座”“马失前蹄”等高难度动作表现历史人物和故事。每到正月十五,寿阳群众都会走上街头,看“万马奔腾”在人河中穿行而过,喜庆丰年。

  1990年起,县文化馆辅导人员对寿阳大竹马进行挖掘整理,组织排练。2004年—2010年,县、乡、村共投资60余万元,购置服装道具,对外演出并获奖。

  2009年4月,寿阳竹马被列为第二批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

  灵石县在明万历年间隶属于平阳府(今临汾)霍州(今霍州市)。当时霍州祭祀社神、火神的活动十分鼎盛,抬阁是社火表演项目之一。祭祀结束后,会在静升五里长街表演,是静升社火的压轴节目。

  抬阁如同一个空中舞台,两张铺满红绸的大方桌上,一张有两支铁架,一张有三支铁架,全都前置矮凳,后饰背景。

  为降低重心,桌下压以重物,用铁架撑起2名或3名儿童和基座矮凳上的儿童,重量在千斤上下。两侧分别固定弹性极好的杉木长杆1根,又于长杆之头系以短杆,长杆配短杆,由8名或16名壮小伙各据短杆端头,听从位于大方桌前两抬杆中的指挥者命令:“各就位——起!”空中舞台稳稳升起,然后依据指挥者的号令,齐心协力,跟着音乐,颠着步伐,或前进、或后退、或原位共进共退,铁架上的儿童则水袖飘飞,宛如神仙。儿童角色依剧情而定,小抬阁多演《白蛇传》,大抬阁多演《三姐下凡》《打金枝》。与晋中其他县市的抬阁不同,静升抬阁表演的蕞大特点是同杆两人面对面抬杆,步伐由走变为按音乐节拍颠着行走。

  抬阁舞蹈有专用乐队为之伴奏,细吹细打,节奏服务于抬杆者的舞步,伴奏的乐器有笙、笛、胡琴、唢呐、鼓、镲、二五眼等。行进过程中需要几组抬杆艺人轮换抬阁,大换班时,有保护人员将顶端有月牙形托板的护杆撑于舞女臂腋下,以防扭伤,安全头部是静升社火的老传统。静升抬阁从化妆、服饰、道具制作,参演人员可达上百人。当代静升抬阁表演队伍日益壮大,也是王家大院景区春节期间必演节目之一,享誉省内外。

  2011年6月,静升抬阁被列为第三批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

  “跑莲灯”流传于和顺县松烟镇雷庄村,已有数百年历史,是活跃在乡村街头、宅前场院内的一种民间灯舞艺术。莲灯用五色纸做成,各种小莲花装饰在花灯周围。舞灯时,由每个跑莲灯表演者手持两盏民间花灯,人和灯连成一串,舞在一起,仿佛是莲灯在跑动,因而得名“跑莲灯”。

  据当地老艺人讲,“跑莲灯”又称“莲花灯”,源于古代战争祭祀。古代和顺县东乡桃树坪岭是驻兵营地,每当战争前一晚,兵营内都要摆开阵式,以戈、钺举起灯火,举行祭祀活动来招魂盟誓,以振军威。久而久之,这种古朴庄严的祭祀活动形式渐趋完善,传入民间后,成为当地壮威风、鼓士气兼娱乐、观赏的广场街头灯舞艺术。还有一种说法,“跑莲灯”是自宋朝流传下来的,是古代阵法和民间欢庆祭祀结合的产物。

  “跑莲灯”讲的是火山王杨衮抢亲的故事,参加表演的人数不少于40人,不设上限,但一定要双数。阵式有“老龙盘窝”“二饼”“三环套”“蒜辫”“四门斗”等。演员们手提造型别致的莲灯,踩着鼓点列队起舞,变换队形,或绕八字、扣二饼,或倒卷帘、蛇蜕皮,节奏由慢到快,演到高潮时演员们翩翩起舞,盏盏莲灯好似流星飞转,火龙盘旋,又似万花齐放。演员角色大王为花脸(红脸),头戴反王盔,红胡子,戴双翎,里穿红袄,外穿绿蟒袍,手拿帅旗令箭,袖里藏有走线铜锤;二大王为三花脸,八字胡,头戴蒜臼盔,只带一根鸡翎,身穿半身黑大褂,手拿一个木瓜锤;两个活嗦(哆嗦的意思)鬼,喳喳胡,头戴猫头盔,外披皮毛,手拿木***(古***);走灯的兵则手拿莲花灯,起初是单手拿莲花灯,跑灯时就变成两只手各拿着半盏灯进行表演。

  “跑莲灯”的曲调来自当地民间传统锣鼓、民间小调、民间传统吹打乐,由唢呐、笙等民间乐器演奏,乐曲有《大开门》《游场子》《坐帐调》《赶紧板》等。打击乐以大锣、大鼓等民间打击乐器为主,锣鼓点有七锤、五锤、三锤、跳锤等,表演时曲调和鼓乐交替运用,以增加艺术感染力。

  以往艺人们用当地大山上特有的荆条枝手工扎制花灯架子,并用五色纸裱糊,在上面贴上剪纸。随着时代发展,荆条逐渐被竹子、金属及绸缎等代替,色彩越发鲜艳,使用寿命也相应延长。近年来,适宜于街头、广场、舞台表演的“跑莲灯”传统灯舞得到弘扬和推广,曾获各种奖项,传承状况良好。

  2011年6月,跑莲灯被列为第三批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

  灵石县静升独龙杆始于清光绪初年,它以静升镇五里长街为表演区域,每逢正月十五,随静升社火入县城表演。独龙杆集戏曲、民间音乐、舞蹈、杂技于一体,表演虽惊险却不失幽默,深受灵石群众喜欢。1986年,静升独龙杆被《中国民族民间舞蹈集成·山西卷》收录。

  据传,光绪初年(1875)正月,社火祭祀神灵的预备工作顺利进行,火星会会员受命在火星殿前挂红绸与大红灯笼,但梯子正为他人所用,殿外有根长长的木杆依墙而立,为了不硬等梯子,有人抬来木杆,一人乘势而上,站于杆面,顺手将递来的灯笼挂好。谁知在举手张挂红绸时,脚下一滑,两腿分叉重重坐在抬着的木杆上,由于木杆弹性极好,先弯弯下沉,随之反弹而上,两位抬杆者顺势颠步,坐杆者张开双臂以求平衡,其他人立即奔上来救护,飘落的红绸缠到正在颠动的长杆之上,有如火龙载人飞腾。这有惊无险的一幕,被前来检查祭祀准备工作的火星会值年纠首看在眼里,他让相关人员再次重复颠杆动作,并加以培训。因只用一杆演出,取名“独龙杆”,头部位坐杆人名王逢乙,扮演济公,表演《降龙罗汉颠济公》,后从一组演出发展为两组表演,增加了《七品芝麻官审诰命》剧目。

  独龙杆过去使用长约5米的木杆,今人为减轻重量而改用竹杆,杆上依照传统用红绸裹缠。表演时,两位抬杆者一手抬杆,一手甩臂,颠着步,踩着乐点,或前进,或后退。坐杆者两腿下垂并稍稍张开,以降重心使姿态稳定。同时两臂左右前后舞动,以求美中不失平衡。扮舞者(配角)紧随独龙杆两侧逗乐舞蹈,同时兼有保护坐杆人的责任。独龙杆舞蹈配有专用乐队,鼓点节奏配合抬杆者的舞步,伴奏乐器有笙、笛、胡琴、唢呐、鼓、镲、二五眼等。

  独龙杆自创始以来,虽困难重重,但延续至今。从清光绪年间的王逢乙到民国期间的王光祖,解放初期的乔福儿、侯进元,到1962年的王瑞堂,一直延续至1984年始的孙生保、史永爱(女)、田建国,2000年以后,由张翠家(女)、陈娜(女)、王刚等传承。

  在当代,独龙杆主要是在元宵节期间表演,很多艺人得不到有效培训,造成演技不佳,同时表演独龙杆有一定危险性,在没有经费来源的情况下,一般家长不愿让后代参与该节目演出,造成技艺传承困难。为此,灵石县政府相关部门在财力、物力和宣传上给予了支持,开展保护工作,扶持其传承发展。

  2011年6月,独龙杆被列为第三批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

  左权五里堠竹马,也称跑竹马、马马社、纸马、火竹马等,每年元宵节“闹红火”都要跑竹马。传说在古代战争年间,县府为保城池安全,在离城五里的一处高点筑一土堡 (土堡古代称“堠”) 以了解敌情,五里堠村因而得名。土堡内的驻军有马匹,每逢社火节,驻军就骑马下山到村里与民同乐,后国泰民安,驻军撤走,没了马匹,人们感觉元宵社火像是缺少了什么,于是村民用竹条扎成竹马,系挂在人身上以代替真马跑社火。社火又热闹起来,年年如此,沿袭至今。

  竹马一般用竹皮或者树枝、荆条等扎起骨架,外面用数层麻纸或白绸布裱糊彩绘后制作而成。表演时把竹马拴挂于表演者身上,表演者根据剧中人物角色进行化妆并穿上相应的服饰,跨马执鞭,产生正在“骑马”的效果。

  左权五里堠竹马表演题材多样,包括诙谐传情的“丑社火”戏剧情节表演。曲调有鲜明的方言特征,可现编现唱,甚至无特技人员也可跨马取乐。其表演特征主要有:

  形式多样化,依据剧情需要,可一马独舞,可两马、三马或多马合舞,骑马人可自持马鞭扬鞭催马,还可表演赶马人手持马鞭与骑马人相配合的舞蹈。

  阵法变化多,有跑大圈、十字串、扭八字、前后跑等阵法。

  舞步独特,跑马有大小跨步、碎步、云步、跳步等。

  跑马的动作和步法丰富,常有摇头摇尾、摇头晃脑、起、卧、抖身等动作,吸收左权小花戏里的动作和步法,以舞蹈的形式将马的特征展现得淋漓尽致。

  近年来,五里堠竹马积极参加全县各项大型文化活动,已成为左权不可缺少的民间艺术。

  2011年6月,五里堠竹马被列为第三批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

  本版文图由市文化和旅游局 成晓萍 李艳洁提供

  来源:晋中日报返回搜狐,查看更多

葛毅明微信号
产业招商/厂房土地租售:400 0123 021
或微信/手机:13391219793 
请说明您的需求、用途、税收、公司、联系人、手机号,以便快速帮您对接资源。 
长按/扫一扫加葛毅明的微信号

版权声明:本文由晋中厂房网发布,如需转载请注明出处。部份内容收集于网络,如有不妥之处请联系我们删除 400-0123-021 或 13391219793

分享给朋友:

相关文章

山西省晋中市和顺县松烟镇

山西省晋中市和顺县松烟镇

  松烟因“松涛阵阵,云雾如烟”而名。   2020年7月,全国爱卫会命名松烟镇为2017-2019周期国家卫生乡镇(县城)。   松烟镇属太行干石山区,全镇国土面积284平方公里,辖47个村(36个行政村),共有5143户,15264口人,耕地面积2.7万亩, 2010年底,全镇粮食总产量7161.5吨,农村经济总收入6651.5万元,农民人均纯收...

晋中市开发区

晋中市开发区

  山西三维华邦集团有限公司晋中分公司VOCs尾气回收装置竞价采购已具备采购条件,现邀请全社会符合条件的供应商参加竞价采购活动。 1.采购项目简介 1.1 采购项目名称:山西三维华邦集团有限公司晋中分公司VOCs尾气回收装置竞价采购。 1.2 采购人:山西三维华邦集团有限公司。 1.3 采购项目资金落   (采购编号:C004VW)招标项目所在地区:山西省晋中市 晋投...

松烟镇卫星地图

松烟镇卫星地图

  提示:请点击左边市县地名,鼠标拖动平移、滚轮放缩地图。   合山懿济圣母文化旅游风景区以弘扬圣母文化为主导,是带有本土宗 ...   乔家大院被誉为“北方民居建筑史上一颗璀璨的明珠”,可谓名扬三 ...   平遥县衙始建于北魏,定型于元明清,现存蕞早的建筑为元至正六年 ...   平遥古城日升昌票号是中国头部家...

榆次侯方新村西侧又一地块将要卖了!配置16000㎡村民安置住宅、518㎡商铺和60个车位

榆次侯方新村西侧又一地块将要卖了!配置16000㎡村民安置住宅、518㎡商铺和60个车位

  经山西转型综合改革示范区晋中开发区管理委员会批准,晋中市国土资源局开发区土地分局决定以挂牌出让方式公开出让以下地块的国有建设用地使用权,现将有关事项公告如下:   一、挂牌出让地块的基本情况和规划指标要求:   编号 土地位置 土地面积(平方米) 土地用途 规划指标要求 出让年限(年) 竞买保证金(万元) 备注 容 积 率 建筑限高(m) GK2...

龙源山西晋中和顺松烟(60MW)风电项目升压站工程环评报告公示

龙源山西晋中和顺松烟(60MW)风电项目升压站工程环评报告公示

  龙源山西晋中和顺松烟(60MW)风电项目升压站工程环评报告公示pdf   环境质量状况..................................................................................................................15评价适用标准.....................

嵊州市经发路162号下中西村标准厂房一号楼第四层厂房使用权出租

嵊州市经发路162号下中西村标准厂房一号楼第四层厂房使用权出租

  162号下中西村标准厂房一号楼第四层厂房使用权出租嵊州市浦口街道下中西社区股份经济合作社、嵊州市浦口街道下中西社区股份经济合作社、嵊州市浦口街道办事处三楼西侧多功能厅会议室公开竞租以下标的物。现公告如下:   标的物为嵊州市经发路162号下中西村标准厂房一号楼第四层厂房使用权出租,出租时间:2025年1月1日起至2029年12月31日(若非原承租人竞中续租,对于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