晋中榆次:让土地焕发魅力为乡村振兴赋能
正值金秋收获时节,晋中市榆次区长凝镇南合流村百亩拱棚园区内,70岁的李先旺在自家棚内轻轻按动遥控器,一筐筐新鲜的西葫芦,便由一台智能电动运输车送出棚外,随后通过统一收购销往北京。
自2021年7月开工建设以来,3个月的时间,榆次区将地处长凝镇南合流村一片土地,建设成为一个百亩现代设施农业蔬菜产业园区,亩产收益从1000多元增加至1万多元,打造出独具榆次特色的乡村现代农业产业发展模式。
据悉,园区共有拱棚34个,同时配套建设了园区道路,引入了水井、水肥一体化、喷滴灌配套、全自动智能采摘车、线网、附属房等配套设施,主要种植西红柿、西葫芦等。
从土地复耕翻地、施撒有机肥,到头茬作物品种的确定,榆次区现代农业产业发展中心的专业技术人员忙得不亦乐乎。
8月,经过榆次区现代农业产业发展中心专业技术人员优选的品种西葫芦苗送到了农户手中,同时该区聘请技术顾问,手把手教农户播种、施肥、浇水。长凝镇发挥“土专家”的地域种植技术强项,聘请当地土专家和邻近蔬菜种植村西沟村优秀种植户长期负责专业技术指导,及时解决存在的问题,使南合流的种植户们线月底,头部批西葫芦进入采摘季,榆次区及时从东阳镇引入多家蔬菜销售商户,让农民有了销售选择权,成熟的西葫芦变成了一筐筐“金******”。
据南合流村党支部书记李文利介绍,首批西葫芦从8月份到11月中旬,将完成头部个种植季,近4个月的时间亩产收入预计超过万元。下一季计划种植西红柿,预计一年种植两季蔬菜的收入将超过2万元。
2021年以来,榆次区把激发土地活力、加快产业兴旺作为乡村振兴的新引擎,紧紧围绕土地资源谋篇布局,率先在全区14个村全面加大农业产业开发力度,努力放大土地效益,将局部蔬菜种植优势放大到全区。
2021年,榆次区计划新建扩建温室拱棚3700亩,大力推广新品种、新技术、新装备,建设农业产业恒久富裕基地,走出一条具有榆次特色的农业发展道路,使全区农业产业呈现出高水平、高质量的快速发展势头,为实施乡村振兴注入强劲动能。
版权声明:本文由晋中厂房网发布,如需转载请注明出处。部份内容收集于网络,如有不妥之处请联系我们删除 400-0123-021 或 1339121979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