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晋中产业信息 > 正文内容

晋中未来12年整体规划!看看和太原如何对接!

admin8个月前 (09-29)晋中产业信息50

  原标题:晋中未来12年整体规划!看看和太原如何对接!

  为全面贯彻中央城市工作会议精神和晋中市提出“两个全面”的决策部署,落实《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城市规划建设管理工作的若干意见》对城市规划建设管理工作的要求,顺应转型综改、同城发展形势,明确“十三五”期间城市建设的重点与建设时序,依据相关法律、法规和政策,结合晋中市的实际情况,制定本规划。

  本次规划的范围为《晋中市城市总体规划(2014-2030)》确定的晋中市中心城区范围。

  本次规划的期限为2016—2020年,与国民经济与社会发展规划、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城市总体规划相契合。

  三、近期发展目标未来5年以及更长的时期内,立足“晋商之都、三晋之心、生态之城”的区域发展定位,充分把握转型综改、同城发展的战略机遇,发挥区位、交通、资源、环境等综合优势,以打赢“全面挺进全省头部方阵、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晋中战役”为总目标,加强对城市建设和发展的空间统筹力度,加快城市基础设施建设,提升城市公共服务职能,实现晋中市城区有序建设、适度开发、高效运行,力争将晋中市打造为“具有较强聚集辐射能力的区域性中心城市”。

  到2020年,晋中市中心城区城市人口规模达到90万人,城市建设用地规模达到90平方公里,人均城市建设用地100平方米。

  积极融入都市区核心,争取上级政府的“政策倾斜”,继续加强与太原市之间的沟通协调,近期着重从空间、交通、设施三方面进行对接。

  近期应将太原晋中交通衔接作为同城化发展的重中之重,构建同城化总体空间骨架,为同城化发展作进一步铺垫。

  近期应着重引导区域重大设施发挥相应职能,激发潜能,提升晋中市在区域中的辐射能力。

  积极推进新的区域性设施南建,主动承接太原向外转移产业,承担相应的区域职能。

  近期应充分发挥人文与自然资源优势,打造古今交融的文化与景观特色,也成为优化产业发展软环境、创建“生态宜居城”、提高城市竞争力的重要手段。

  近期以综改示范区(科创新核心区)为纽带,初步实现太原晋中交通衔接,进而形成空间功能的分工与合作,并蕞终达至同城化发展。

  近期主要在太榆路快速通道的基础上,促进龙湖街与太原化彰街贯通、龙城大街东延与环城东路贯通,增加太原—晋中之间的快速通道。

  推进杨盘街与太原武洛街贯通、昭余街与太原正阳街贯通、迎宾西街与太原十号路贯通、改造提升使赵街等,推进太原—晋中一体化干路系统对接。

  近期主要推进太原晋中城际铁路建设(小店南—环城东路),接太原地铁2号线小店南站,加强太原晋中城市之间的交通联系与要素流动。

  近期结合快速通道、城市干路实行区域公交专用道系统,与太原公交专用道系统对接。

  加强与太原公交枢纽间的公交线路布设,增进太原—晋中间公交系统运营组织一体化。

  晋中市城区在保证本地水源供水能力、加强节水型社会建设及提高再生水、雨水等非常规水源利用比例的基础上,还应与太原市加强协调引黄供水工程建设,以保证城市的发展。瑞光热电厂进行二期扩建,新增供热能力仍应作为中心城区和太原市区的城市热源。

  统筹协调区域管线迁建问题:在榆次区太旧高速北侧、龙城高速东侧预留“石家庄-太原”成品油管道、“大盂-平遥”天然气长输管线、“大盂-平遥”天然气长输管线复线以及太原绕城高压储气管线等管线管位。

  统筹协调区域型重要高压廊道:除局部220kV线路进行入地改造外,从保障城市电力安全出发,太原、晋中两地应统筹保护现状“500kV太原侯村变电站-500kV晋中福瑞变电站线kV—晋中福瑞变电站线kV太原小店变电站线路”高压廊道用地。

  城区近期发展主要方向为首先为北向,其次为西北向,再次为西向。

  近期构建“一带融合,两轴联动,分片区发展,一主一副中心”的空间布局结构。

  依托太晋中交界地区的积极培育的区域功能发展带,将太原、晋中功能、交通、空间融合为一体,推进太原晋中同城化发展,提升晋中在太原都市区地位。

  依托迎宾街、中都路形成的引导城市向西、向北发展的空间轴线,形成城市拓展的框架。

  13个城市建设片区:高教片区、北部新城片区、铁北片区、老城片区、科创城片区、开发区片区、铁西片区、城南片区、晋中站片区、郊野公园片区、寇村产业片区、汽车产业片区、修文产业组团。

  主中心:现状城市主中心,榆次老城北侧、文化广场周边,包括金融、文化娱乐、邮政、信息、旅游、大型商业零售等功能。

  副中心:北部新城副中心,以行政办公、商务办公、文化娱乐和商业商务等功能为主,培育、完善城市副中心职能。

  近期按照“一区共建、三区改善、四个重点、多片稳步”的空间布局总体部署,为实现城市远期发展目标打下基础。

  重点改善地区:铁北片区、老城片区、铁西片区。

  重点发展地区:北部新城片区、开发区片区、寇村产业片区、郊野公园片区。

  稳步发展地区:高教片区、晋中站片区、城南片区、汽车产业片区、修文工业组团。

  规划到2020年,城区范围内可利用的城市建设用地等于《土地利用总体规划》中城镇建设用地与独立工矿用地之和,再减去现状城市建设用地,共约32.29平方公里。

  结合片区、棚户区及城中村改造,老旧工业搬迁改造,现状建成区内可腾出新的用地约9.95平方公里。

  此外,除去建城区内重复统计的2.95平方公里(现状城市建设用地统计中包含了部分城中村),近期45个城中村改造将释放12.30平方公里的城市建设用地指标。

  规划到2020年,晋中市城区城市建设用地达90平方公里,本规划对各类用地进行了具体的布局(见近期建设用地规划图)。

  以人为本,推进新城小区引导、旧城更新改造、保障性住房建设,为广大市民提供优美的宜居环境;通过与市民生活紧密相关的基础设施、公共设施、公共空间的建设,改善市民居住条件和生活质量。

  (1) 适当满足住房增长需求,引导房地产开发向新区转移。

  (2) 适度引导中低强度开发,完善配套设施,提高居住水平。

  (3) 建立合理的住房供应体系,建立完善的住房保障体系。

  (4) 土地供给主动适应需求,多元途径促进商品房去库存。

  结合近期空间部署,划定2个重点建设居住区单元,11个重点改善居住区单元,其他为稳步建设居住区单元。规划到2020年,居住用地为2520.25公顷,占总用地的28.01%,人均32.94平方米。

  合理布局公租房、廉租房以及保障性住房资源,让群众享受到更加优质价廉的住房服务,提升居民的幸福指数。到2020年,基本建立起全面、科学的住房保障体系,住房保障覆盖率不低于25%。

  加快推进8个片区、39个棚户区改造,全方位、大力度、多途径改善居民居住条件和城市环境,努力实现2017年末,基本完成3000平方米以上的集中连片棚户区(危旧房)的改造。

  以“政府主导、规划引领、整村拆除”为原则,2018年底前完成45个城中村拆迁、2020年底前全部完成改造。2016—2018年完成整村拆除并开工建设,2016年7个,2017年15个,2018年22个。

  发挥特色优势,依托综改示范区,着力构建“转型示范、新兴发力、服务提升、多元增长”的现代化城市产业体系,有效引导落后产能退出、传统产业升级,积极培育新兴产业,升级城市生产性、生活性服务功能,激发民间资本和大众创业的经济活力,产业可持续发展能力进一步加强。

  到2020年,规划工业用地面积1594.62公顷,占总用地的17.72%,人均17.72平方米;规划仓储用地面积218.06公顷,占总用地的2.42%,人均2.42平方米。

  (1) 加快工业园区建设,引导新增工业用地有序增长

  加快工业园区建设,晋中开发区、榆次工业园、汽车工业园、修文工业区,引导工业重点项目向园区集中,提高工业的集聚效应,推进企业的自主创新能力,提升传统产业转型升级。

  (2) 推进老旧工业更新改造,形成富有活力的业态空间

  对城区内现有的零星工业用地采取“一退、二停、三控制”“退低进高、优二进三”的方式实施搬迁

  (3) 优化物流园布局,创新物流模式,提高物流业水平

  根据晋中市城区的交通区位优势、市场特色、工业门类和规模,分类合理配置相应的仓储用地。积极发展运输、存储、配送、装卸、物流信息管理于一体的现代物流业。

  1. 对外交通联系进一步加强,中心城区交通枢纽的核心地位得到进一步提升,太原—晋中交通一体化进程取得实质性进程。

  2. 构建与中心城区空间布局与土地开发协调的道路网络,近期初步形成“外环高速化、内环快速化、主干路成网、微循环密布”的道路网格局。

  3. 确立公交优先的地位,到2020年公共交通分担率达到20%以上,城市交通压力得到有效缓解。

  4. 停车设施的总体供应水平能够促进城市社会经济的发展,结合大力发展公共交通、差别化停车供给,城市交通压力得到有效缓解。

  5. 规划到2020年,道路与交通设施用地1542.41公顷,占总用地的17.14%,人均17.14平方米。近期新建道路总长度为18.5千米(包括扩造道路)。

  有序推进对外交通设施建设,进一步提升中心城区交通枢纽的核心地位,明确同城发展战略,构建一体化的轨道系统、快速路及干路网络。

  新城区进一步完善骨架路网,加快主次干路建设,与空间布局与土地开发相协调,为城市总体框架提供基础支撑。

  旧城区打破瓶颈,加密支路,有序打通断头路,改造瓶颈节点,加强城市东西向、南北向交通联系;加密支路网络,畅通微循环交通。

  以提高公共交通分担率为突破口,统筹公共汽车、轻轨等多种类型公共交通协调发展;加强综合交通枢纽建设,促进顺畅衔接、便捷换乘;扩大公共交通专用道的覆盖范围,提高公交站点500米覆盖率;引入市场竞争机制,增强公共交通运力。

  结合用地特征进行差别化的停车供给,旧城区主要满足基本停车需求,弥补历史欠账;新城区在满足基本需求的基础上适度发展公共停车。

  近期应做好太郑客运专线引入晋中站客运站的前期准备和研究工作,在大西客运专线侧预留铁路用地,并加强铁路沿线土地控制。加快北六堡集装箱货运站(中鼎物流园)的建设,形成以办理集装箱作业为主、兼营其它白货作业的综合性货场。

  近期加强骨干路网与对外交通公路的衔接,结合龙湖大街东延工程,推进龙城高速龙湖街出口枢纽工程(互通式立交)的建设。

  按照外移公路过境通道的目标,近期启动108国道市城区段道路改造项目,将108国道城区段改造为适应城市交通的城市道路。

  近期主要依托现状城北客运站发挥公路客运枢纽的作用;结合现状城南公交枢纽(停保场),开通围绕榆次老城、潇河湿地公园、百草坡森林植物园等景点的旅游专线,并分担一部分公路客运班线,形成城南客运公交一体化枢纽。

  加强与太原道路系统对接,城区采用方格网的道路系统布局模式,近期初步形成“外环高速化、内环快速化、主干路成网、微循环密布”的道路网格局。

  近期推进龙城高速龙湖街出口枢纽、龙城大街东延、东南西外环改造、锦纶路改造、思凤街西延等建设项目,构建“外环高速化、内环快速化”城区道路网骨架。

  高速外环:对现已形成的“龙城-太旧-太长”等城区外环高速路网基础上,增加龙湖街进出通道。

  快速内环:由两环组成,一环由“龙城大街东延-东外环-南外环-西外环”构成,一环由“龙湖大街-锦纶路-思凤街-汇通路”构成。

  1) 加强太原—晋中交通主通道建设,加强太原—晋中交通联系。

  结合城际铁路2号线建设项目,实施迎宾街改造、西延工程;推进太原龙城大街东延工程建设项目,增加太原—晋中主通道。依托科技创新城,推进太原—晋中干路衔接,详见“同城化交通系统协调”章节。

  2) 完善新城区的路网骨架,推动城市土地有序开发。

  近期完善重点建设片区主路网骨架,实施龙湖街东延、安宁街西延、广安街东延、思凤街西延、汇丰街、王河路、乌金路、东升路等主、次干路建设项目,拓展新区的路网骨架,引导城市空间结构和功能布局,推动城市土地有序开发。

  3) 改善旧城区的道路交通状况,打破交通瓶颈。

  近期重点打通“断头路”、疏通“路梗阻”,完善旧城区、老城区的路网,实施迎宾街改造、锦纶路北段改造、新建路改造、蕴华街改造、经纬路改造、大同街改造工程等建设项目。

  4) 结合旧城区更新改造,推进城市微循环道路建设。

  结合片区、棚户区、城中村及废旧工业用地改造,从规划、设计到审批、落地等各个环节严格控制道路网指标,并按需改造升级既有道路,打通断头路、拓宽行车路幅、铺设沥青混凝土,实现微循环密布的“窄道路、密路网”;同时把部分空置场地改造成停车场,缓解停车压力。

  近期重点建设晋中至太原城际铁路(小店南~环城东路)工程,自太原地铁2号线小店南站,自西向东分别沿十号路、迎宾西街、迎宾街布设,线.688km。全线km;设1处车辆段、1处控制中心、2处主变电站。

  近期重点建设“四横三纵”公交走廊:“四横”即顺城街、迎宾街、龙湖街、大学街公交走廊;“三纵”即环城西路、汇通路、中都路公交走廊。

  根据晋中市瑞达公交有限公司计划,近期城区内新增公交线) 公交枢纽

  晋中市城区公交车辆达到900标台以上,出租车达到1800辆以上

  优化改造榆次老城地区适宜街道为步行街,禁止机动车、非机动车行驶,创造良好的旅游、购物环境。

  在人流密集的城区交通瓶颈处,构建人行过街天桥和地下通道,优化交叉口行人交通组织。

  近期新增21处路外公共停车场,合理布局,充分利用地上地下空间,推进停车诱导和停车场管理系统建设。每年新增1000个公共停车位、5000个小区停车位,到2020年,公共停车位达到1.3万个,有效缓解城区停车难的问题。

  行动目标:1. 加强“太原—晋中”边界地区公共设施的建设与经营,借力太原培育自身的功能发展,构筑与“太原都市圈”城市群对接的高层次公共设施体系,提高晋中对市域和太原都市圈的区域辐射能力。

  2. 以同城化发展为契机,致力于晋中市和整个太原都市区的服务业集聚和发展,形成等级齐全、体系完善、布局合理的商业服务业设施,充分体现晋中作为区域重要商贸、物流集散中心的功能。

  到2020年,规划行政办公用地73.21公顷,人均0.81平方米

  近期逐步搬迁部分行政机关,完成晋中市林业局“三加一”项目业务用房、纪委办案中心二期等建设项目,北部新城行政中心形成初步框架。预留部分行政办公用地,并结合每年迁建、改建计划进行调整。

  完善中心城区中小学校网点建设:新建中专1所(晋中市职业中专)、高中1所(北部新城高中)、初中3所(第十二中学、广龙初中、科创初中)、小学6所(太行小学分校、博爱小学、诚信路小学、果园巷小学、广龙小学、科创小学)、九年一贯制学校1所(龙湖东街九年一贯制学校)、民营学校2所(首创与赛伯乐合作学校、北大晋中培文实验学校,均为幼儿园、中小学一体式学校);扩建小学4所(郭家堡小学、潇河湾小学、顺城东街小学、思凤街小学)。近期结合科技创新城、108示范区科技产业园,积极引入科研、创业机构,如山西产业技术研究院等。

  纬四街以北地区、修文工业组团和城区其他区域。纬四街以北地区污水向西汇集至新建高校新校区污水处理厂;修文工业组团内污水收集进入新建修文污水处理厂;城区其它区域污水进入第二污水处理厂。

  扩容现状220kV榆次变电站、220kV北田变电站,保留现状220kV天湖变电站,规划新建220kV经纬变电站,保留220kV太钢万邦用户变及220kV晋中东牵引变电站;至2020年,中心城区共有220kV变电站6座(含用户变2座),220kV公用变电站主变容量达到1740MVA。各新建220kV变电站建议采用半户内式或户内式结构,每座预留用地不超过2万平方米。

  保留现状110kV鸣谦变电站、110kV韩村变电站、110kV城中变电站等6座110kV变电站;扩容现状110kV东郊变电站、110kV西郊变电站、110kV北郊变电站等6座110kV变电站;规划新建110kV汇阜变电站、110kV 杨盘变电站、110kV思凤变电站、110kV西荣变电站4座110kV变电站;至2020年,中心城区共有110kV变电站16座(含用户变1座),110kV变电站主变容量达到1971MVA。各新建110kV变电站建议采用户内式结构,每座预留用地不超过0.6万平方米。

  严格保留现状500KV高压走廊用地,500KV高压走廊(单塔单回水平排列或单塔多回垂直排列)控制宽度为60-75米;220KV高压线路沿城市外围架设,新建220KV高压走廊(单塔单回水平排列或单塔多回垂直排列)控制宽度为30-40米;对现状穿越城市建设用地的110KV线KV线路主要沿道路绿化带敷设,110KV高压走廊(单塔单回水平排列或单塔多回垂直排列)控制宽度为15-25米;其中重要景区、对架空裸导线有严重腐蚀地区、城市中心地区、高层建筑群区、主干道及繁华街道等宜采用110KV地下电缆入地敷设。

  至2020年,中心城区总用气量约为1.9亿立方米/年。

  结合《山西科技创新城燃气专项规划》的要求,将分输站搬迁至鸣谦村。晋中市两家燃气公司配套在此建设门站(与分输站合建),同时向晋中市供气。其中,晋中市中心城区洁源天然气有限公司门站规模为120万m³/d,占地面积为3公顷(含分输站),气源来自于杨盘分输站接受的大盂—平遥的天然气和寿阳—太原的煤层气;晋中市燃气公司门站规模为120万m³/d,占地面积为3公顷(含分输站),气源来自于榆次末站接受的长治—太原的煤层气。规划期末将形成2座门站共同向晋中市供气,形成一网多源的供气格局。

  至2020年,中心城区总供热面积约5700万平方米,总供热负荷约3000MW。

  采用人均指标法进行预测,到2020年中心城区人口90万人,人均垃圾产生量1.1千克/日,则垃圾产生总量为99吨/日。

  环卫车辆按2.5辆/万人计算,中心城区共需环卫车辆225辆。环卫车辆停车用地与转运站用地统筹考虑。近期规划建设环卫车辆停车场3座,其中扩建1座,新建2座。

  扩建天湖停车场,位于榆次区东外环移动高源线以北,将天湖简易停车场进行升级改造,将土地回收,在现有基础上平整场地、新建车库(含简易车库及砖混车库)、维修洗车间、安全监控、厂区围墙等设施。

  新建2座环卫停车场,1座位于高教片区,1座位于寇村产业片区,每座按照0.5万平方米预留。公共厕所应按照《城镇环境卫生设施设置标准》(CJJ27-2012)标准配置。

  近期将108示范区科技产业园作为整个晋中市全面开展管廊建设的启动区:建设六条地下综合管廊,总长度9km。乌金路综合管廊长1.1km,王河路综合管廊长1.7km,汇丰街综合管廊长1.7km,汇阜街综合管廊长1.2km,广安街综合管廊长0.9km,魏榆路综合管廊2.4km。

  十六、 历史文化遗产保护与风貌提升计划

  多元复合型文化氛围培养了晋中沉稳、厚重的城市底蕴,晋中的城市意象应该是宁静、内敛、富有深度和历史感的,避免喧闹、浮躁。

  以“国保—省保—市保—县保—其他不可移动文物—非物质文化遗产”为保护框架,全面保护各个时期的历史文化遗存,深入挖掘历史文化内涵,充分弘扬晋中文化,并在城市规划建设中延缓城市文脉。

  加强历史文化遗产和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利用,深度发掘文化价值,构建完备的、富有晋中地域特色的保护利用体系。

  以潇河为骨架,结合潇河湿地公园、百草坡森林植物园,打造以东部丘陵景观和南部潇河湿地景观为基础的田园生态景观带。

  升以中都路、顺城街为骨架的城市景观轴。中都路、顺城街是城区居民活动蕞为频繁的活动路径,是感受与体验城市景观的重要途径。

  Ø 中都路,连接老城区、主城区、新城区及大学城,是引导城市向北发展的空间主轴、功能主轴及景观主轴,由南向北应体现“过去——现在——未来”光阴变迁的脉络,与城市快速发展的步伐相印证。Ø 顺城街,贯通城区东西,连通城市主中心和站前城市副中心,彰显城市沉稳、厚重、活力、大气的气质。

  晋华厂、经纬厂等老旧工业,体现了工业时代特色,承载了一个城市的记忆

  十七、生态建设与环境保护计划头部条 园林城市创建计划

  1. 行动目标以创建“国家园林城市”为晋中城市园林绿化近期建设的总目标,全面开展生态文明新型城市建设,积极融入太晋城市一体化协同发展,圆满完成城市生态绿化环境建设。

  近期晋中市城区园林绿地结构进一步优化、功能更加完善,基本实现“500米见园,300米见绿”,人均公园绿地指标稳步提高;园林绿地综合功能全面提升,园林绿化量质并举、建管并重;城市空间拓展与园林绿化建设同步推进,绿地建设与城市市政基础设施协调发展;评价技术体系与标准规范更加完善,园林建设管控和引导能力持续加强。

  到2020年,城市绿地率提高到35%,绿化覆盖率达到40%,绿地与广场面积达到874.1公顷,占总用地的9.71%,人均9.71平方米。

  落实《城市蓝线管理办法》规定,保障规划区范围内水系的完整性,实现蓝线在空间上的强制性管控和保护,保障城市防洪防涝安全,展示水体景观资源,形成富有生气和灵气的城市自然生态环境,使城市水系在自然、社会、生态功能等方面得到优化,促进“绿荣水兴,和美晋中”的生态园林城市建设,构建城市可持续发展的水生态环境。

  完善城市集中供热、供气等基础设施建设。规划2020年晋中市集中供热普及率达到95%,逐步淘汰设备陈旧、使用年限长、效率低、煤耗高、污染重的分散供热锅炉。控制城市扬尘污染。工业企业、储煤场、煤炭运销站煤场必须建设喷淋、挡风抑尘设施,蕞大限度降低煤尘污染。加强城市大环境绿化和绿化隔离带建设,大力推进城郊绿化,减少自然沙尘对市区大气环境质量的影响。

  加强对中心城区西窑、北山集中式饮用水水源地的保护和水质监管。在划定的水源保护区范围内,要按照水源地保护区划要求,严格控制各类污染源,不得修建渗水厕所、渗水坑、堆放废渣或铺设污水渠道,并不得从事破坏深层土层的活动。2020年晋中市城市污水处理率达到95%以上,并部分实现污水再生利用。工业废水经处理后达到《污水综合排放标准》及地方排放标准的相应规定限值及地方总量控制的要求后可排入城镇污水处理厂。

  严格按照城市环境噪声功能区要求,管理各类企业厂界环境噪声,城市建成区内的各类企业厂界噪声全部达标。加强绿化建设,在工业区与居住区之间保留必要的防护绿地。推广低噪施工设备,对环境影响较大的噪声源实施消声、隔声和吸声等措施进行治理;禁止在噪声敏感区域内采用能够产生高噪声的施工方式。合理规划道路和敏感建筑物集中区之间的防护距离。将交通噪声影响评估纳入建设项目规划方案。

  声明: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搜狐号系信息发布平台,搜狐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

葛毅明微信号
产业招商/厂房土地租售:400 0123 021
或微信/手机:13391219793 
请说明您的需求、用途、税收、公司、联系人、手机号,以便快速帮您对接资源。 
长按/扫一扫加葛毅明的微信号

版权声明:本文由晋中厂房网发布,如需转载请注明出处。部份内容收集于网络,如有不妥之处请联系我们删除 400-0123-021 或 13391219793

分享给朋友:

相关文章

云霄陈岱:攻坚克难全力推进工业园区建设

云霄陈岱:攻坚克难全力推进工业园区建设

  由内容质量、互动评论、分享传播等多维度分值决定,勋章级别越高(),代表其在平台内的综合表现越好。   原标题:云霄陈岱:攻坚克难全力推进工业园区建设   连日来,在云霄县陈岱镇工业园区现场,项目正在紧锣密鼓施工中,挖土机不停作业,运输车来回穿梭,施工人员奋力施工,抢抓工程进度,呈现一派如火如荼的建设景象。   陈岱镇兴陈路建设目...

关于平罗太沙工业园区工具大货车违停乱停

关于平罗太沙工业园区工具大货车违停乱停

  您好,在我们石嘴山市平罗县太沙工业园区的各个厂区门口,道路两侧,南来北往的大货车肆意违停,没有指定的停车厂区,没有政府对货车没有规划,而且各个厂区工人上下班人数较多,货车随意占用非机动车道,造成驾驶盲区,交通纠纷不断,希望平罗县交通运输局,交管局,各位领导重视一下,谢谢!!!!   举报邮箱:人民日报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

向土地存量要发展增量孙海东主持召开全区工业园区“六抓六促”工作推进会

向土地存量要发展增量孙海东主持召开全区工业园区“六抓六促”工作推进会

  7月31日上午,区委书记孙海东主持召开全区工业园区“六抓六促”工作推进会,回顾总结上一阶段工作,分析当前存在的问题,对下一阶段重点任务进行再部署再推进。区委副书记、区长李平提出具体要求,区领导王路新、赵华、姚旭江、郑天羽、李敏慧、范校军参加会议。   会上,区工业和信息化局汇报了全区低效用地腾退工作进展情况,度假区、山水城、胡埭镇、荣巷街道、蠡湖街道逐一汇报工业园...

坚持集约节约用地为高质量发展提供有力支撑市领导视察土地集约节约利用工作情况

坚持集约节约用地为高质量发展提供有力支撑市领导视察土地集约节约利用工作情况

  9月1日,市人大常委会副主任孙志川带领部分城建环资工委委员、市人大代表,赴卢龙县、抚宁区视察我市土地集约节约利用工作情况。   孙志川一行来到卢龙县工业园区,实地察看了秦皇岛大恩药业有限责任公司节约用地项目和花溪地三期闲置项目,详细了解企业发展经营情况。在抚宁区工业园区,听取了秦皇岛双裕食品有限公司、秦皇岛振航有限公司项目建设等情况汇报。视察组成员对工业园区土地集...

山西“两市”同城化破题:解困需省政府加强推力

山西“两市”同城化破题:解困需省政府加强推力

  首页资讯本地资讯   山西“两市”同城化破题:解困需省政府加强推力   亲测!滨河金茂府“藏”起来的秘密!   综改重磅!中海寰宇时代,开启房证同交新时代!   裸眼3D“新地标”!吹响北城商业崛起的号角!   看到它我就知道,太原的别墅产品要被重新定义了!   一盘大棋!揭...

山西晋中户外智能垃圾房、小区简易垃圾亭物业垃圾分类站

山西晋中户外智能垃圾房、小区简易垃圾亭物业垃圾分类站

  移动厕所,垃圾中转站,休闲椅,垃圾桶   山西晋中垃圾回收驿站,分类垃圾收集房,定时垃圾回收站,垃圾分类房,垃圾分类亭   智能脸识别,远程控制,灯光系统,消毒设备,GPT定位,WIFI通讯,LED屏幕,垃圾投口挡板,垃圾清理门,防盗锁,桶满警示指示灯,防雨棚,高清广告屏   智能化管理,依托互联网技术 实现远程控制...

山西转型综合改革示范区晋中开发区四宗地块挂牌出让

山西转型综合改革示范区晋中开发区四宗地块挂牌出让

  由内容质量、互动评论、分享传播等多维度分值决定,勋章级别越高(),代表其在平台内的综合表现越好。   原标题:山西转型综合改革示范区晋中开发区四宗地块挂牌出让   乐居买房讯近日,从官网获悉,山西转型综合改革示范区晋中开发区四宗地块挂牌出让 。   GK2021-11号宗地位于科创城化章街南侧、农谷大道西侧,土地出让面积 533...

左权县工业园区

左权县工业园区

  左权县工业园区位于县城北207国道西侧,总体规划面积20万平方米,基础设施概算总投资4000万元。园区于2003年4月动工兴建,首期工程占地4.2万平方米,主要工程有6000㎡标准化厂房、园区综合服务楼及基础设施等。目前,一期工程已投入资金1200万元,标准厂房、综合服务楼及一期工程基础设施现已全部竣工。二期工程占地15.8万㎡,采用出让土地形式,按照园区规划定位,结合自身实际自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