晋中市榆次区东赵乡的“填沟造地
今年以来笔者一直关注着晋中市榆次区东赵乡“填沟造地”的事情,一个大沟不到一年的时间就被填满了,上面黄土一盖表面上看去就如同刚整理好的土地一样。
还有一个词叫“治沟造地”虽然一字之差,但是意义完全不同。治沟造地是延安市针对黄土高原丘陵沟壑区的特殊地貌,集坝系建设、旧坝修复、盐碱地改造、荒沟闲置土地开发利用和生态建设为一体的一种沟道治理新模式,通过闸沟造地、打坝修渠、垫沟覆土等主要措施,实现小流域坝系工程提前利用受益,是增良田、保生态、惠民生的系统工程。
榆次区东赵乡的“填沟造地”能不能也叫成“治沟造地”呢?
据了解,延安市先后制定出台了《治沟造地工程建设管理办法》、《治沟造地工程建设技术标准》、《治沟造地工程建设资金使用管理办法》、《治沟造地工程建设竣工验收管理办法》、《治沟造地工程质量评定规程》、《治沟造地项目验收规程》,严格落实项目法人制、招投标制、公告制、合同制、监理制、审计制等制度,全面规范了项目建设管理。
为什么会有这么多的标准和要求呢?
黄土高原是我国典型的生态环境脆弱区之一,有效和准确的方法来科学量化“治沟造地”工程的地质、水文、生态和农业等综合效应,进而科学评估该工程的科学性和可行性。
也许有人会问,你这讲得也太远了吧。我们榆次没有出台这些规定呀。
地方条例我不知道有什么,但是国家层面和我省的相关法律有。
法律层面的有:《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壤污染防治法》、《山西省固体废物污染环境防治条例》。
行业标准有:针对建筑垃圾的填埋国家是有标准和要求的。《建筑垃圾处理技术标准》为行业标准,编号为CJJ/T134-2019。
从标准里了解到,堆填场应设置水措施,雨季作业时,应采取措施防止地面水流入堆填点内部,避免边坡塌方。应设置地下水收集导排系统,蕞重要的是有防渗系统。根据填埋场场址水文地质情况,当可能发生地下水对基础层稳定或对防渗系统破坏时,应设置地下水收集导排系统。
请问?晋中市榆次区东赵乡“填沟造地”的项目能达标吗?
请问?该项目属于“土地整理”吗?
如果是,依据《山西省土地整治条例》项目是如何通过发展和改革、财政、国土资源、环境保护、水利、农业、林业等部门的。
如果不是,如此增加出来的建设用地又该如何定义。
难道是,谁填沟,谁受益。何况这填沟的过程都是“生意”。
请榆次区相关部门向社会公示说明。
版权声明:本文由晋中厂房网发布,如需转载请注明出处。部份内容收集于网络,如有不妥之处请联系我们删除 400-0123-021 或 1339121979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