晋中市人大常委会分组调研医药卫生体制改革侧记
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是涉及千家万户的民生工程,是关系广大人民群众切身利益的一件大事。7月17日、18日,市人大常委会副主任郭绍华、王纪萍、高增光分别带领调研组,轻车简行先后来到榆次、昔阳、平遥及市中医院专题调研医药卫生体制改革工作。调研活动中,调研人员或与县级医院院长交谈,或实地查看,或向群众询问对医药卫生体制改革的建议,详细了解医药卫生体制改革的情况、面临的问题,并对了解掌握的情况进行梳理和分析。
我市于2009年11月正式启动全市医药卫生体制改革工作,并结合实际情况制定了《晋中市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实施方案》。目前,11个县(区市)都设立了基本药物支付专户,全市118个乡镇卫生院、14个城市卫生服务中心和2627个村卫生室实现了国家基本药物制度全覆盖,并在寿阳、灵石、介休的县级公立医院开展试点工作。在一系列医改政策的推动下,全市城镇职工和城镇居民参保人数共达81.6334万人,参保率达98%;新农合参合率达99.37%。一份份民生礼单勾画出我市的医改“路线图”,也勾画着我市向人人享有基本医疗卫生服务目标迈进的坚实步伐。
推进医药卫生体制改革中还有哪些困难,存在哪些问题?老百姓对医改工作还有哪些建议?调研组先后深入各县(区市)级医院及部分乡镇卫生院、村卫生室、城市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等地,详细了解医改投入及地方配套资金到位落实,县级公立医院改革,乡镇卫生院实施基本药物制度后的发展现状,基层医疗卫生技术人员对医改的认识,村卫生室阵地建设、功能发挥、业务开展及乡村医生报酬落实等情况,共同分析了目前医改中存在的困难和问题,收集了基层对改进完善医改工作的意见和建议。
在榆次区中医院,郭绍华与基层医务人员座谈,详细了解当前医疗卫生工作中存在的困难和问题,认真听取他们对推进医改、解决“看病贵、看病难”的意见和建议。当了解到该院制定措施控制住院次均费用,针对乡镇卫生院医师技术力量薄弱,开展对口支援,定期下乡义诊等做法后,郭绍华对该院所做的工作表示肯定,并要求继续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真正使医改政策惠及广大人民群众。
在昔阳县人民医院,王纪萍了解医院的总体发展情况后,还走进病房向患者询问医务人员的服务态度,医疗费用报销等情况,认真掌握头部手资料。在该县李家庄乡卫生院,她与医务人员座谈新农合政策的落实、基本公共卫生服务的实施等各项工作进展情况,并认真听取了基层医务人员对医改工作的意见和建议。
在平遥县人民医院和中医院,高增光详细了解了医疗环境、医疗设备改善情况,听取了医务工作者对医院人员配备、床位使用率、基本药物制度改革现状、新农合参保及运行情况等方面的意见、建议,还来到患者身边征求他们对医改后看病的意见。
调研发现,医药卫生体制改革工作取得了明显成效,但与广大人民群众的期盼相比,还存在一些需要解决的问题。如基层医疗卫生机构人才匮乏。乡镇卫生院普遍存在编制不足、专业技术人才缺乏、临时聘用人员多的现象,对基层医疗卫生机构的发展带来很大的影响。医改是一个逐步探索的过程,要把老百姓是否得到实惠,医务人员的积极性是否充分调动,作为衡量医改工作成功的标准,切实把医疗费用增长控制在蕞低范围内。
“看病贵、看病难”蕞关民生事,字字句句都是情。通过此次分组调研活动,市人大常委会进一步了解了医药卫生体制改革的推进情况。调研人员认为,深入推进医药卫生体制改革需多措并举,多管齐下,切实让人民群众逐步享有人人享有基本医疗卫生服务。(记者智慧萍)
版权声明:本文由晋中厂房网发布,如需转载请注明出处。部份内容收集于网络,如有不妥之处请联系我们删除 400-0123-021 或 1339121979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