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特质与精神担当一论晋中走出去招商引资之秉持
“历史是过去传到将来的回声,是将来反映过去的倒影。”
当晋中来到上海,这座国际化大都市敞开怀抱迎接了来自中部地区,曾经相识的合作者。早在清同治年间,日昇昌已在上海开设分号,同时也让晋商行大道、重仁义、诚信进取的晋商精神进入上海,至今传为佳话。
晋中,居晋之中,得汾河滋养,受太行环抱,表里山河见证着远山近岑的壮阔,阡陌纵横记下了昨日今昔的浩荡。五千年时空抟转,中华民族的发展史上,刻下了晋中饱蕴思想精髓和价值追求的文化坐标。但整体性、板块式崛起于历史坐标轴上的,是“晋商”,与犹太商人、威尼斯商人齐名的晋商。
明清五百年,晋商把目光投向家乡之外的辽阔天空,以家乡为圆点,以信义为核心成本,打开万里茶道,创造了“汇通天下、货通天下”的辉煌,在金融业发展的历史上铸起一座意义深远的里程碑。余秋雨先生在《抱愧山西》中定义为:“给中国商业文明增添了不少人格意义上的光彩,也为中国思想史上历史千年的‘义利之辩’增加了新的思考方位。”
历史总要留下其走过的痕迹。在这块土地上,历史的光辉逐渐黯淡,但创造历史的文化与精神却已深入至骨髓,代代传承。
在这块土地上,每一次对历史的回溯,都是一次荡气回肠的精神激励。
行大道、重仁义、诚信进取,正是源于这样的精神传承,晋中以百倍昂扬的姿态跨过“十二五”,进入建设经济强市新征程的“十三五”。
新常态下,改革进入深水区、攻坚期,发展的动力转换、压力增大。发展的担当前所未有地迫切,在保守面对,按部就班与创新作为,奔跑向前之间,晋中选择了后者。晋商先辈“无中生有”的因子被激活,抢抓机遇,运用机遇,放大机遇,面对全省综改试验区政策的宏观环境,晋中搭建起108廊带区域一体化的具象平台,承接政策,激励改革,鼓舞创新,政务环境更加高效快捷,市场流动更加充分畅快。
文化成为又一座富矿。除为旅游业注入强劲动能,推动逆势而进,向着千亿目标冲刺之外,晋中不断地放大晋商“万两银子一句话”的诚信,放大诚信在资本价值中的核心意义,放大这块土地上以礼治家、以诚治业的文化,在不断趋向合理的政府与市场的关系中,文化、文明发挥着越来越强劲的牵引作用。
文化成为一种精神的力量。500年前,黄河腹地,晋中平原,“竭丰年之谷,不足供两月”的潦倒,把一批又一批农民变成了商人,他们走出杀虎口,一步步走向了“海内蕞富”的崭新空间。
今天,晋中重新解读了几百年前因进取而崛起的波澜壮阔,后来又因保守而落后的切肤之痛,打破“不上不下、不紧不慢、不前不后”的中庸思维,以敢于奋起、敢于担当、敢于作为的倡导一再挖潜这块土地上的进取精神,竖起了文化复兴、精神复兴的大旗。
明礼、诚信、开放、包容,晋中不断地切换思维模式,不断地刷新发展空间。
项目建设成为蕞直接的体现,在日益纯粹的环境中迅速推进,落在地上的是支撑经济增长的实绩,记在项目方心中的是说了做、做必成的魄力,给予广大晋中市民的是一路向前、向上的信心。
上海对于晋中的接纳与认可并非偶然。这里不仅具有几百年前与“日升昌”等票号建立“老关系”的记忆,更有东方希望、上海绿地等新伙伴的牵系,晋中在做着诚信进取、海纳百川的基本功,也通过对既有企业的诚信践诺实现着“以商招商”的新实践。
文化,唤醒着记忆,唤醒着更高层次、更大作为的发生。上海仅是头部站,带着这样的精神担当,晋中将走向更多、更远。返回搜狐,查看更多
版权声明:本文由晋中厂房网发布,如需转载请注明出处。部份内容收集于网络,如有不妥之处请联系我们删除 400-0123-021 或 1339121979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