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西晋中:强化科技和人才集聚推动高质量发展先行示范
“这里有成功的基因,和你奋斗在一起;这里有创新的沃土,和你成长在一起;这里有时代的风口,和你腾飞在一起;这里有前沿的赛道,和你奔跑在一起;这里有给力的支持,和你相伴在一起;这里有舒心的环境,和你幸福在一起。”6月11日,晋中市联合18所驻市高校和近300家用人单位,携6415个就业岗位,举行“云招聘”活动。晋中市委书记吴俊清亲自上场,诚挚地向广大高校毕业生发出召唤,希望大学城莘莘学子积极投身晋中这片创业创新热土,搭乘晋中高质量发展的东风,共创更加美好的广阔前景。
建设智创谷晋中市校对接“云招聘”活动现场
今日晋中作为山西大学城、晋中国家农高区、山西综改区晋中开发区所在地,正发挥科教人才和创新要素集聚的优势,加快建设66平方公里的山西智创谷,打造全省创新高地和人才高地,加速成长为投资兴业沃土、创业就业宝地。随着智创谷建设的推进,越来越多的各类人才汇聚晋中。
位于山西综改示范区晋中开发区新能源汽车园区的晋能光伏技术有限责任公司是全省光伏制造的龙头企业,公司总经理杨立友是上海留美物理学博士,在杨立友的带领下,该公司组建了高层次科技研发及管理团队。目前,公司与中国科学院上海高等研究院合作,对“突破新一代效率25%以上低成本硅基异质结太阳能电池/组件产业化成套关键技术”这一项目开展技术攻关。该项目总投资5000万元,是晋中市2022年度市级党政领导包联省校合作重点项目、山西省科技重大专项计划“揭榜挂帅”项目。
灵创映画是一家专业动漫创意设计与数字互动视频制作的公司,负责人孙楠是大学教师,团队吸纳了许多行业领域内的人才及相关专业的学生。海啸科技是一家结合艺术设计和科技交互的领域跨界型企业,负责人李海鑫是山西传媒学院毕业的大学生,其业务范围主要是展览展示空间设计和交互内容的综合方案。另外,还有国梦动漫、热度文化等20多家数字创意公司,初步形成以年轻人为主的文化科技产业聚集地。
在山西智创城NO.4基地,像这样的大学生创业者比比皆是。山西智创城NO.4的落地不仅有效承接了一个个大学生创业项目,而且也为高校资源的转化利用,推动中部城市群发展提供了动力。
如今的晋中,无论是建设全省全方位推动高质量发展先行区,还是展现山西中部城市群高质量发展的晋中作为,都需要强大的人才支撑。
晋中市委、市政府审时度势、致谋长远,以建设山西智创谷、增强驱动力为破题之钥,以驻地18所高校为重点,以“深化省校合作、共建12大基地”为抓手,以才聚气,以才引技,以才兴业,高起点推动全方位高质量发展。
晋中市成立全省首家推进省校合作工作服务中心,办公地点特意放在大学城,架起了一座联接高校、科研机构与企业之间的“联通桥”。“在服务中心的支持下,我们与山西经纬化纤机械股份有限公司成立太原科技大学纺机装备数字化产业技术研究院,着力打造集高新技术研发与成果转化于一体的技术创新研发平台,力争成为国内纺织机械产业领域产学研合作的典范。”太原科技大学教授吴志生说。太原科技大学纺机装备数字化产业技术研究院建立后,太原科技大学将派硕士生、博士生、博士后,围绕晋中企业的技术需求开展一系列技术研发,为晋中机械技术与数字化的高质量发展注入强劲支撑。
围绕综改区晋中开发区新能源汽车、生物医药、节能环保等重点产业,晋中市引进中国农业大学李保明教授等3个创新领军团队、17名高层次人才。抓好政策兑现,对国家和省级重大引才项目入选者杨立友、马森源、丁孙安等人给予每人30万元至50万元重奖。出台《支持晋中国家农高区(山西农谷)建设的十条措施》,举办“2021乡村振兴(太谷)论坛”“晋台特优农业农谷论坛”“农业科技创新助力乡村振兴”3场高端智库论坛,与中国农大、中国农科院等20余家知名高校、科研院(所)紧密合作,建立8个院士工作站,孙宝国、金涌、罗锡文院士等60余名国内外专家进入农谷专家智库,支持企业、科研院所在农谷建设博士工作站。
晋中国家农高区(太谷国家科创中心)办公区外景
环境好,则人才聚、事业兴。如今,各类科技人才正积极投身晋中高质量发展建设中。晋中国家农高区(太谷国家科创中心)与清华大学建筑学院、浙江大学、西北农林科技大学等14所院校开展了深度战略合作,并取得丰硕成果。建立了田森杜氏番茄博士工作站、山西省杂粮学会谷子团队博士工作站等多个博士工作站,打造了特色现代农业的新引擎。
仲夏时节,瓜果飘香。晋中国家农高区从田间地头、农业企业到科研中心、农科机构,处处流淌着科技创新的活力,展现着现代农业的勃勃生机。各类人才资源走近农业生产一线,为农业发展插上科技翅膀。
晋中国家农高区稼祺种业有限公司一直致力于藜麦的全产业链开发运营,主要包括品种研发、种质创新、分子育种、种植推广、生产加工等内容。该公司除与山西农大合作外,还与山东师大、南京农大、烟台大学、国家半干旱中心、沙特国王科技大学、阿根廷布宜诺斯艾利斯大学,以及朱健康院士、浙江大学张亮生教授、晋中市“551人才”李圆圆博士等国内外科研团队合作,通过产学研合作,不仅建立了藜麦杂交体系、创制高抗逆性及抗除草剂等藜麦种质100个以上、育成抗旱高产优质藜麦品种5至10个,还形成逐步解决藜麦机械化种植管理中耐除草剂品种的使用技术,提高藜麦亩产量10%以上,为全省乃至全国藜麦的发展提供了资源保障和技术先导支持。
番茄小镇智能温室内的一串串红灿灿的小番茄格外喜人
西班牙无土栽培种植专家正在进行技术指导
组建人才工作机构,健全人才服务体系,层层“抓人才”的工作格局在晋中形成。为进一步强化科技和人才集聚,晋中市组成工作专班,晋中市行政审批局在18所高校创业中心设工作站,提供注册登记咨询和手续办理等服务。市直科技、教育部门成立负责校地合作的职能科室,各县(区、市)借省校合作“东风”,配齐配强人才工作人员。在晋中市民之家,“一站式”人才服务窗口为高层次人才提供全流程代办服务。“万名师生注册市场主体政策宣讲”走进全市18所驻地高校,带动大学生注册市场主体203家,充分激发了高素质人才在晋中市创新创业的积极性。
以才兴业 让更多好项目落地晋中
云智慧产业园区让周边产业也开始集聚。来自山西电力职业技术学院的专家鲁润泽,用毕生所学和全部积蓄,建成青少年工学实训基地。2021年,搬入云智慧产业园区。太平洋大数据标注中心、博远教育科技、智齿科技等公司也随之进驻。
创新科技产业服务,共育医学人才。为深化省校合作,由太原理工大学和晋中市头部人民医院联合组建颅颌面外科疾病研究团队,主要对当前颅颌面外科疾病的现状和面临的挑战提出新的科研思路。太原理工大学生物医学工程学院院长、博士生导师陈维毅教授对科研团队的前景充满希望。他表示,将把蕞新科研成果在晋中推广,并在医用生物材料应用,让院校结合开出科研之花、团队合作之花。
晋中市聚焦高校师生创新创业,健全完善政策、金融、场地等支持举措,统筹用好人才专项资金、科研项目资金、就业创业资金,持续开展“万名学生注册市场主体”行动,大力推广“人才+项目”“带头人+项目+团队”“人才+团队+平台”等方式,组织策划一系列“小切口”活动,结出“小果实”,孵化“大项目”,持续推动以创业创新项目招商引资。
支持晋中校友以才招商。充分发挥校友会、晋中籍人才、已落地人才资源,组建驻地高校“晋中校友会”、成立“校友招商基地”,有序组织策划“双招双引推介会”“高层次人才洽谈会”“智创谷招聘行”等一系列校友招商活动,联动进行招商引资、项目洽谈,让校友资源成为山西“智创谷”和晋中国家农高区招商引资、招才引智的助推器,推动省校合作与招商引资有机结合,促进更多优质资源向晋中集聚。
支持“一谷两区”以商招商。鼓励和支持山西“智创谷”、晋中国家农高区、综改示范区晋中开发区探索创新招才引智、招商引资方式,出台专项政策,设立专项引导激励资金,依托落地企业、在建项目,以商招商、以链招商,形成谷城融合的科创产业发展态势。
盖有非常之功,必待非常之人。晋中作为山西中部城市群的群中之核,正发挥毗邻省会太原、区位交通独特的优势,以超常规举措培养、引进、用好人才,奋力推进人才大汇聚,建设全省蕞有吸引力凝聚力的人才高地之一,形成尊重知识、尊重人才、尊重科技的广泛共识、浓厚氛围。
拥有人才就拥有竞争优势,晋中正成为人才建功立业、创新创造的热土。
本文为“争先崛起看中部”——第十七届全国网络媒体山西行“晋中主题推介日”主题推介稿件,由晋中市委网信办和黄河新闻网联合出品。
关键词
本文为澎湃号作者或机构在澎湃新闻上传并发布,仅代表该作者或机构观点,不代表澎湃新闻的观点或立场,澎湃新闻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申请澎湃号请用电脑访问。
工信部党组书记、部长肖亚庆接受中央纪委国家监委审查调查
直击四川沐川***击案嫌疑人搜捕现场,村民称二三百人进山搜索
工信部部长肖亚庆落马,今年已有25名中管干部被查
中共中央政治局召开会议,分析研究当前经济形势和经济工作
高中生暑假发朋友圈被通报,媒体:去网去微,典型的有罪推定
美联储再次加息75个基点,重申控通胀的坚定承诺(附声明)
农民日报头版:读懂“二舅”,就读懂了中国农民
22岁女孩连续熬夜加班猝死,杭州滨江人社局:调查涉事企业
雪碧宣布将放弃绿瓶:改为透明塑料包装
江苏滨海县激励干部担当作为:寻找身边的“躺平者”,已集中诫...
版权声明:本文由晋中厂房网发布,如需转载请注明出处。部份内容收集于网络,如有不妥之处请联系我们删除 400-0123-021 或 1339121979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