土地合理流转让横山6000亩撂荒地稻浪滚滚
近年来,受外出打工的影响,横山县横山镇吴家沟村大量原本从事水稻生产的农民先后放弃了劳动投入大、经济收益低的水稻种植工作,致使稻田大面积撂荒。从2008年起,该村村民何玉招先后与这里5个自然村的上千户村民达成协议,共流转承包撂荒土地6000亩,使这里的稻田成为自动化水稻种植基地,重现滚滚稻浪景象。
吴家沟村地处无定河沿线省道穿村而过,使得该村地理条件优越、交通便捷、土地肥沃、水源充沛,为水稻的生产种植提供了得天独厚的自然条件。上世纪八九十年代,每逢水稻成熟期,这里处处稻浪滚滚,素来享有“塞上江南”之美称。
近年来,随着国家惠农政策的进一步加大,各种兴农补贴的配套实施,让很多农民再次看到了农业生产的希望。就在横山县积极调整农业产业结构,大力推进“一村一品”特色产业的进程中,何玉招通过外出实地考察,结合农业专家现场悉心指导,根据自己以往多年的种植经验,决定以土地流转为契机,在家乡带领群众恢复发展水稻生产。
从2008年起,何玉招便开始了他的取经之路。他先后远赴河南、银川等地进行实地考察,从规模经营到机械作业,从应用良种到科学种植,他深入地学习了外地稻农从事水稻种植的好经验和好做法。学成归来后,他努力做群众工作,先后与吴家沟周边5个自然村上千户村民达成协议,承包了6000亩撂荒土地。2010年,何玉招又吸收会员11人,以从事水稻的生产、加工和销售为宗旨,注册成立了玉招水稻农民专业合作社。当年,何玉招和合作社就积极筹措资金,组织劳力认真做好平整稻田、维修渠道、开挖水源、耕除荒草、调运种子、购买肥料等恢复水稻生产的前期准备工作。
2011年,投资120万元在多年的撂荒地上种植水稻800亩,平均亩产450公斤,产稻380多吨,成为全国种粮大户,投入与产出基本持平。今年以来,合作社为实现企业赢利、带领百姓致富,在政府的扶持和专家的指导下,再次投资200多万元,购得D101良种50吨,购回大中型拖拉机、平地仪、播种器23台件,并从河南聘请专业机械手10名,成功播种水稻6000亩,在种植面积内全部实现水平直播技术,并就近解决了周边100多名劳动力的就业问题,使该稻田真正成为了横山名副其实的自动化水稻种植基地。
当谈到未来的发展规划,何玉招告诉笔者:“下一步他打算继续流转承包周边适宜水稻生长的撂荒地,力争使自己的稻田规模真正达到上万亩。”他说,他蕞大的愿望就是让昔日的撂荒地重新焕发生机,在重现稻浪滚滚“塞上江南”盛景的同时,也要让合作社成员能够实现赢利,让周边的群众能够得到实惠。
2018年榆林市体育工作十大亮点
榆林中心城区新添6处新能源充电站
市政协调研组调研榆林中心城区棚户区改造工作
省委第二环境保护督察组对我市开展“回头看”工作动员会召开
本站所刊登的榆林日报、榆林电视台、榆林人民广播电台及榆林网各种新闻﹑信息和各种专题专栏资料,均为榆林网版权所有,未经协议授权禁止下载使用。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127320006
新闻热线地址:榆林高新区新闻大厦投稿信箱:
榆林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邮箱: 陕西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
版权声明:本文由晋中厂房网发布,如需转载请注明出处。部份内容收集于网络,如有不妥之处请联系我们删除 400-0123-021 或 1339121979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