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顺县扶贫产业园区:“扶贫车间”话增收
和顺巧英民间绣艺中心内村民正在认真制作牵绣工艺品
巩固脱贫攻坚成果,振兴产业是关键,产业发展扎下根,村民致富有底气。6月8日,省委书记林武在和顺县扶贫产业园区调研时,看到大家在家门口就能实现就业,十分高兴。他强调,要坚决巩固提升脱贫攻坚成果,做好同振兴乡村经济的有效衔接,带领村民实现共同富裕。
完成搬迁是头部步,后续扶持更重要。整体搬迁后,为了让这些易地搬迁的村民们“搬得出、稳得住、能致富”,2018年8月,和顺县总投资2763.8万元建设了扶贫产业园区,通过利用政策红利,扶持企业入驻发展。企业响应政府的号召,入驻园区后纷纷建起“扶贫车间”,设置大量工作岗位,为易地搬迁来的村民提供就业渠道和增收途径,这一举措让村民们吃了一颗“定心丸”。
在入驻企业和顺英明塑料制品加工有限公司的生产车间内,记者看到,41岁的邓瑞凤正在用缝纫机加工集装袋。她是从义兴镇湾里村搬迁到康阜家园小区的贫困户,搬迁以前在村里靠种地生活,但是湾里村土地贫瘠,靠天吃饭,一年下来收入只有1万余元。通过整体搬迁入住康阜家园小区后,邓瑞凤选择到“扶贫车间”工作,她高兴地告诉记者:“现在在车间做工,按件计费,时间自由,平均每个月能收入2700余元,全家人的日常开销和孩子一个月生活费我一个人就能挣下。”
在扶贫产业园区内,像和顺英明塑料制品加工有限公司这样的企业还有5家,分别是山西宏田嘉利农业科技有限公司、和顺巧英民间绣艺中心、和顺湘达箱包制品有限公司、山西和衣顺裳制衣有限公司、和顺日金新电子科技有限公司。这6家入驻企业把投资规模小、技术要求低、市场需求量大的生产车间建在扶贫产业园区内,给易地扶贫搬迁的留守村民提供了在家门口就能实现就业的机会,为巩固脱贫攻坚成果提供了有效的增收渠道。据了解,这6家入驻企业共为村民提供456个就业岗位,其中281名易地扶贫搬迁的村民就在这里实现了稳定就业,人均月增收2000余元。同时,每个企业都有专门的技术培训人员为村民免费进行生产技术培训,确保每个村民能熟练掌握一门实用技术。
在和顺巧英民间绣艺中心,十二生肖图案的鞋垫、小老虎鞋、狮子帽等牵绣作品一一陈列在桌上。72岁的白爱鱼一边听老师讲解,一边观摩成品,学习十二生肖图案鞋垫的绣法。她说:“老师的讲解非常仔细,从基本知识、图案设计,到花色搭配、针法技巧,每一步都讲得十分清楚,学起来比较容易。我现在年龄大了,但是不想给家里增加负担,跟着老师学会牵绣技术,挣的钱管够自己用。”
昔阳县东冶头镇:发展樱桃产业 助农增收致富
“粽情暖人心”昔阳各社区与居民共迎端午佳节
平遥以农业龙头企业为抓手 全面推进乡村振兴
郝向明出席全市卫片执法整改工作推进会
晋中市人大常委会召开第98次主任会议
“台商山西行——台商台青走晋来”活动成功举办
郝向明带队调研环城旅游绿道建设情况
郭建文参加能耗“双控”和煤炭消费减量替代会
冯晓雷主持召开晋中市委组织部部务会会议
鹿建平出席晋中市工商业联合会四届三次执委会议
晋中市政法队伍教育整顿督导汇报会召开
左权县公安局举办主题宣讲报告会
【我的入党故事】樊爱国:“退伍不褪色”
榆次检察院深入社区开展防范非法集资宣传活动
左权公安局发挥公安职能推进“三民”工程
版权声明:本文由晋中厂房网发布,如需转载请注明出处。部份内容收集于网络,如有不妥之处请联系我们删除 400-0123-021 或 1339121979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