吕梁经济技术开发区:标准化厂房促招商定制化服务聚产业
新材料园区规划建设45万平方米、规划标准化厂房39.5万平方米、已建成标准化厂房8.6万平方米……成立两年来,吕梁经济技术开发区推进新材料园区标准化厂房建设、改善招商引资环境、提升产业集聚功能,通过多项举措破解“运行难”“资金难”“入驻难”“落地难”四大难题。
创新管运分离体制,破解“运行难”。吕梁经开区积极探索开发区管理和运营分离改革,引入市场机制,注册成立了吕梁园区建设发展有限公司,将标准化厂房作为资产进行企业化运作,授权园区公司自主进行经营、管理、服务,引进山西省二建集团、山西正道建筑公司等建筑施工团队参与标准化厂房及配套设施投资建设运营。同时,管委会履行政府监管职能,负责决策重大事项、政策扶持等,管运分离、委企联动。目前,“开发区+运营公司”的“管运分离”模式正在吕梁经开区大力推行,除园区公司外,建投公司也发挥市场优势,积极推进数字经济产业园、蓝湾国际、“太空之旅”“黄河之旅”等多个项目。
创新投融资机制,破解“资金难”。两年来,吕梁经开区通过创新融资模式、打造融资平台、争取专项资金,解决资金筹措难题;探索出“拆迁安置补偿+征地+EPC总承包”的投融资模式,与中能建集团深度合作,累计融资将达6亿元,重点解决了项目前期启动所需的拆迁补偿安置和工程建设资金;积极开展与银行、证券公司等金融部门的业务对接,整合开发区企业资产,打造融资平台;积极向上级争取专项资金,新材料园区一期工程争取到政府专项债券5000万元,政府资金补贴440万元。
据吕梁经济技术开发区党工委副书记胡继兴介绍,目前,吕梁经开区已与吕梁农业发展银行、西部证券公司、东兴证券公司、晋建保理公司建立合作关系并出台融资方案。其中,吕梁经开区向农发行申请2.5亿元城乡一体化贷款,用于新型材料产业园区标准化厂房项目建设,目前已通过吕梁市农业发展银行的审核,正在报省行审批中,争取12月底前完成项目融资;与西部证券公司协商定融产品融资方案,用于补充公司流动资金,目前正在票面利率协商定价中,预计12月底前完成融资;与东兴证券股份有限公司签订了非公开发行项目收益专项公司债券承销协议,用于基础设施建设项目,目前正在项目评级中,预计2021年11月完成发行。截至目前,吕梁经开区通过各种渠道争取到投融资31.0841亿元,形成固定资产规模约5.5亿元。
创新招商引资模式,破解“入驻难”。围绕破解“入驻难”问题,吕梁经开区成立新材料园区招商服务中心,将吕梁经开区局、办、中心等13个部门整合为13个招商分局,针对具体项目成立若干个招商专班,点对点服务;围绕京津冀、环渤海经济圈,大力开展招商引资,派出招商小分队,对接先进企业和重点项目,全力引进高质量项目。同时,吕梁经开区推行招商引资奖励制,出台招商引资奖励办法和创新创收奖励办法、标准化厂房入驻管理办法等,提高厂房利用效率,提升招商引资工作实效。目前,康泰装配式建筑、东韩发热瓷砖、朗凯尔洗肺机等项目已在标准化厂房投产,美锦氢能源商用车整车生产线、锦美碳基新材料、顶硕药业等企业正在入驻,科大讯飞、气凝胶等一批新的项目纷至沓来。
创优营商环境,破解“落地难”。据了解,为了解决项目建设和企业发展过程中的“落地”难题,吕梁经开区通过推行“定制厂房”“项目管家”服务,以企业需求为出发点,提出“量身定制”模式,在规划建设标准化厂房时,按企业“定单”建设,实现“标准化”与“定制化”统筹服务,建设、招商、入驻协同进行。目前,以定制模式建设的单层、多层厂房面积达5万余平方米。同时,吕梁经开区创新“项目管家”服务制度,实行一个项目选聘一名项目管家,实行告知指导、代办、主管领导领办、会商办公等全方位服务;建立管家领办代办人才库,实行管家双向聘用方式,进行服务满意度评价,配套绩效考核奖励、加强服务过程监督等五项管理措施。目前,首批9名“项目管家”已正式上岗,“项目管家”将通过精准高效的服务,增强了企业的信任感。胡继兴表示,下一步,吕梁经开区将学习借鉴各县市区开发区的经验做法,加快推进吕梁经开区标准化厂房建设,助力吕梁高质量转型发展。
版权声明:本文由晋中厂房网发布,如需转载请注明出处。部份内容收集于网络,如有不妥之处请联系我们删除 400-0123-021 或 1339121979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