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会•动态丨省人大代表刘玉东建议:申报太晋新区为国家级新区加快晋中太原一体化
2019年1月30日,家住晋中榆次区龙湖大街的苏先生坐上了7时30分的901路公交车。一个多小时后,他到了太原并州路的办公室里。一个多月前,晋中市政府举行龙城大街区域开发新闻发布会,会上发布,在晋中之北、太原之南,打造山水相伴、城景相融的生态文明示范区,加速晋中太原一体化。
1月30日9时,山西省第十三届人民代表大会第二次会议晋中代表团分组会上,省人大代表、山西吉利新能源汽车工业有限公司总经理刘玉东提出:“2019山西《政府工作报告》中指出,‘聚焦提升城市品质,促进区域协调发展’,里面明确提出了全面提升中心城市品质,加快晋中与太原一体化发展进程。这个‘加快’,是否可以专题研究建设一个新区,比如太晋新区(龙城新区),并启动申报国家级新区?”
如果晋中到太原的距离“缩”至更短,交通方式更为便捷,像苏先生一样的跨城上班族每天的通勤时间就会大大减少。从一个群体的期盼到龙城大街区域开发的利好消息,再到刘玉东提出的申报国家级新区建议,晋中太原一体化的路,还有多远?
☛太晋一体化,从城际交通建立开始
每天清晨,当901路公交车如期而至时,苏先生远远地从车的身形就能判断出,前来的901是“榆次家的”还是“太原家的”。尽管901连通的起点和终点是一样的,但线路上的公交车各属太原、榆次两地的公交公司。像苏先生等上班族一样盼望晋中太原一体化的,还有“大学城”的学生们。太原理工大学的张鹏关注的是:“这一块发展起来后,打车起码方便了,不用坐黑车,将来大学毕业,这个区域可能会提供好的就业岗位。”
晋中太原一体化,蕞早是上世纪90年代伴随着太原都市圈概念提出的,那时叫“太榆同城化”。2009年,国家《促进中部地区崛起规划》,首次将同城化纳入国家级层面。2012年,省里提出了以太原都市圈为核心的“一核一圈三群”城镇化发展布局,将“太榆同城化”纳入省级统筹,并列为全省“十二五”发展重点。
2002年12月3日,山西省首条城际公交线路(太原火车站-榆次老城)开通,预示着两个区域一体化的建设进入实质性操作阶段。2011年,许西收费站撤销,两地交通的“肠梗阻”得到清除,越来越多的人从晋中太原一体化的发展脚步中受益。山西高校新区建成、太原晋中通信并网、晋中至太原城际铁路2号线正式开工,两地一体化进程将大大方便周边居民的衣食住行。
2018年12月17日,龙城大街区域开发新闻发布会上,晋中市委副书记、市长赵建平说:“项目委托清华(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全程主持编制。在省建设厅牵头组织的晋中市龙城大街(东)区域规划专家论证会上,中国工程院院士、国家勘察设计大师崔恺等一批国内知名专家给予高度评价,认为区域开发建设方向对路,理念时尚,规划科学,布局合理,符合未来发展要求和设想。”他提到,将全面推进产城融合,打通“五纵五横”城市动脉,促进区域轨道交通1、3号线联接,建设魏榆路、新建北路下穿太旧高速工程,把晋中与太原的距离缩至蕞短,太原晋中一体化发展迈出坚定一步。
☛设立新区,可借鉴国家级新区经验
提及为何产生“启动申报国家级新区”的构想,省人大代表、山西吉利新能源汽车工业有限公司总经理刘玉东说,如果新区建设成为国家级的,既能加快晋中太原一体化建设,对企业来说,也是一次重大的投资机会。
刘玉东介绍,国家级新区,是由国务院批准设立,承担国家重大发展和改革开放战略任务的综合功能区。国家级新区创建工作始于1992年,上海浦东新区、天津滨海新区相继成立。此后,设立工作停止了16年,2010年再次启动。2015年4月,国家发改委、国土部、环保部、住建部等四部委联合下发《关于促进国家级新区健康发展的指导意见》(发改地区〔2015〕778号),规范了国家级新区的申报、建设、管理等事项。截至2018年6月,全国共设立包括河北雄安新区在内的19个国家级新区。此外,还有武汉长江新区、合肥滨湖新区、郑州郑东新区、南宁五象新区等地区正在申报中。
“新区建设,既是太原都市区发展核心,是太原晋中一体化协同发展的纽带,是两城人民共同的心愿,也是企业看好的投资洼地,相信很多民营企业家,都想紧抓机遇,积极参与进来。”刘玉东说,深圳经济特区、上海浦东新区的发展能量显而易见,山西的新区建设,可以借鉴现有的国家级新区经验。
☛新区将助力产城融合和新型城镇化建设
目前,山西作为全国头部个全省域、全方位、系统性的国家资源型经济转型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正在为全国资源型城市经济转型升级探路。山西转型综改示范区作为主战场,承担着实施引领全域振兴的区域带动战略等重大任务。为进一步发挥示范区的引领带动作用,加快晋中太原一体化发展步伐,刘玉东认为,需要进一步整合太原市、晋中市、山西转型综改示范区的区位优势、产业优势、资源优势、交通优势、政策优势,瞄准建设国家级新区目标,设立太晋新区(龙城新区),提升山西省域中心地区核心板块经济发展水平。
刘玉东介绍,太晋新区(龙城新区)区域范围建议应包括山西转型综改示范区全域、太原市小店区、太原市晋源区、晋中市榆次区、晋中市太谷县。新区要突出体现落实国家重大改革发展任务和创新体制机制的试验示范作用,加快集聚特色优势产业,推动产城融合和新型城镇化建设,进一步着力提升经济发展质量和规模,将新区打造成为山西全方位扩大对外开放的重要窗口、创新体制机制的重要平台、辐射带动区域发展的重要增长极、产城融合发展的重要示范区。
刘玉东认为,山西转型综改示范区就是太晋新区建立的一个绝佳基础,“山西转型综改示范区由太原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太原经济技术开发区、太原武宿综合保税区、晋中经济技术开发区等4个国家级开发区,太原工业园区、山西榆次工业园区、山西科技创新城等3个省级开发区以及山西大学城产业园区,共8个产学研园区整合而成,并向南、向北建立扩展区,总规划面积约600平方公里。这就是天然优势和基础。”
刘玉东说,为加快推进晋中太原一体化建设,建议省政府专题研究太晋新区(龙城新区)建设事宜,并启动申报国家级新区。
“当经济增长新极的引擎轰响,必将对山西产业转型发展,新区高技术人才引入,公共服务设施、文化设施的进一步完善,城区生态环境的进一步提升等诸多方面,产生巨大的带动和推进作用。”刘玉东说。
版权声明:本文由晋中厂房网发布,如需转载请注明出处。部份内容收集于网络,如有不妥之处请联系我们删除 400-0123-021 或 13391219793